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从“刘温温”看“一带一路”发展

2019-04-22 00:56:43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陈彬跃

4月21日,新华社发布了一条《我到中国学高铁》的视频,视频的主人公刘温温,是一名来自泰国的留学生,正在广西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中国高铁技术。

刘温温只是众多来中国学习高铁技术的师生中的一员,还有许许多多同她一样的人,梦想着把中国的高铁技术带回自己的国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来中国学习的高铁技术的人越来越多,中国毫不吝啬地传授高铁技术。就如笔者前天看过的另外一则报道《中老铁路建设为老挝培养“铁路工匠”》,在帮助其他国家建设铁路的同时,帮助其培养能独立作业的人员,从此一点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包容性与合作诚意。

像泰国、老挝、印尼等,越来越多的东南亚国家将本国师生不远万里送来中国学习,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的高铁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更助推了中国高铁技术走向世界。老话说得好,“要致富,先修路”,充分说明了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而中国倡导“一带一路”,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首先要搭建起“桥梁”,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等的建设正是充当了这个角色,帮助建设的同时,也助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合中国进行高铁技术人才培养的进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才会出现开头提到的,越来越多的“刘温温”出现。

其实帮助他国培养铁路人才、建设铁路仅仅是“一带一路”建设中很小的组成部分,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缩影。从2013年提出后,经过六年的年头,成果是显著的,中国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总额已经超过了6万亿美元,同沿线国家共建的82个境外合作园区也已经为当地创造了将近30万个就业岗位。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就达成了76大项、279项具体成果,第二届高峰论坛也将于本月25日至27日举行,一定会有更多的“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向世界展示。

从“刘温温”,到中泰联手培养高铁专业人才,这些都得益于“一带一路”,和中欧班列统一的“制服”等一样,都是“一带一路”发展的最好代言与象征。(陈彬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