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是身心的放松,不是行为的放纵
本报讯 经国务院批准,2019年劳动节放假安排调整为5月1日至4日,一时间,机票、酒店、热门线路遭遇“秒杀”。业内人士预测,“五一”假期,全国或有1.5亿人次出游,更多人选择国内高铁游、自驾游。(新民晚报 2019年3月23日)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正是春游好时节。约三五好友乘高铁出游,是一桩丰富阅历、放松心情的赏心乐事。虽然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有种无拘无束的洒脱感,但春游时还是应自我约束,须知:春游是对身心的放松,而不是对行为的放纵。
管好自己,别给他人添麻烦。有人说,若想知道一个人的品行,那么就看他旅游出行的表现。出门旅游,脱离了平日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置身于互不相识的大环境中去纾解压力,放飞心情,就会充分展现真实的自我。而文明出行意识缺失的人就很容易做出“车厢内脱鞋”、“中国式过马路”、“手摇樱花雨”等利己主义行为,只顾达到自己的目的,给他人留下了一个丑陋的形象,整个景区文明也随之大打折扣。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是在旅途中乘坐高铁还是在目的地尽情游玩,都要知荣辱、晓是非,争做文明人,才能愉悦自己,快乐他人。
管好他人,别给社会添麻烦。在管好自己,做到文明出游之余,对春游中遇到的不文明不妨给出一个善意的提醒。“车厢内丢垃圾”、“景区随意践踏草坪”等陋习的出现多数是因为旅客文明意识的缺失,而不是主观地恶意破坏。此时,他人的一个善意提醒便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该怀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心态,对不文明行为熟视无睹;也不该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怯懦心理,对不文明的人“礼让三分”。当然,劝阻讲究方式方法,不必疾言厉色大声呵骂,“男子高铁动手教训霸座男”的“见义勇为”行为实不可取,要用文明的方式,以温言细语进行劝喻,切勿以“伪文明”纠正“不文明”。
春游踏青文明与否,既是一个人是否爱护环境的具体体现,也是检验社会公众文明素养高低的试金石。文明习惯需要从点滴小事养成,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身形象,放松身心的同时不要放纵行为,用实际行动为春天增光添彩。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