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由“卖菜干部”带来的思考

2019-01-30 15:04:10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陈治宇

春节将至,山西省阳高县大白登镇潘寺村插入地图的第一书记刘忠利比以往更加忙碌。潘寺村是塞外高原典型的农业村,祖祖辈辈沿袭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靠天吃饭。自从村里发展了大棚,种起蔬菜,295亩土地第一次实现了每亩纯收入超两万元。然而山村信息不畅,丰收的蔬菜难以卖个好价钱。为此,刘忠利通过网络通信,联系客户,帮助推销,信息畅通了,村民们的菜卖出了好价钱。目前,潘寺村100多个棚菜供不应求。村民夸赞,“俺村有个会卖菜的好书记。”(人民日报 1月29日)

“衙门”官员行走于市井之间,穿梭于贩夫走卒之侧“卖菜”。这样看似“违和”的场景真实发生在新时代的街头。但这样的场景又显得很普通,因为走在大街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位干部。传统印象里的干部似乎缺少一点烟火气,但须知,干部也是来自于普通百姓,闻的是人间烟火,吃的是下锅的米。急群中所急,解群众所需,把一方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置身于不同的工作场景办公,杜绝程式化办公理念,不得不说这是为民服务方式的可喜转变。

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党员干部亲自为百姓群众去联系卖菜的现象固然可喜,但也或多或少反映出基层干部的艰辛和无奈。诚然,身处基层的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是最了解群众疾苦的一类干部,联系农产品销售渠道,跑县城、走市场,为一方经济发展而尽力尽责是分内之事,但如果有关职能部门能真正地走近农村百姓生活,深入调查研究,相应的派驻机构能及时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或许身处一线的基层干部就可以从一些不必要的环节中抽离,少一些在办事路上或市井之中的时间损耗,多分些精力在其他为民务实的工作中,更全面地服务好基层群众,或许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合理调整行政资源,争取1+1大于2的效果或许是每一个基层干部群众的心声。

当然,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殊性,我们不能一味强调“空”而“虚”的理想,要承认这种差异。干部为群众“卖菜”是勤恳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责任心的体现,弥补了服务工作中缺失的环节,走完了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换来的是群众的满意,应该为这样的人民好干部点赞。同时,在先进事例的背后,相关部门也要认真反思总结,增强“服务危机感”,把工作举措尽量延伸到基层群众中,调整服务方式,尽量把工作做实做细,尽力为基层群众提供可行性的便利,做足服务“后半程”文章。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