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铁路密布、高铁飞驰”聆听改革发展“好声音”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掷地有声地讲到。
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从普速铁路到高速铁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铁路交通的快速发展,是国家40年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40年,高铁科技领跑全球。40年前,伟人邓小平乘坐日本新干线时表示“就感觉到,有催人跑的意思,所以我们现在正适合坐这样的车。”40年后,中国建成运营了“四纵四横”的全球最大高铁网,并创下了最高运营时速、最低运营温度的世界记录,纯中国血统的复兴号成为国外政要争相体验的“宠儿”,普京总统曾表示“坐火车有种浪漫的感觉”,令国人振奋。展望未来,将于2019年开通运营的京张高铁,全线使用时速350公里的无人驾驶技术,堪称划时代的壮举。
改革开放四十年,路网建设惊艳世界。从极寒冻土到热带雨林,从高原戈壁到盆地丘陵,12.7万公里的铁路网络和2.5万公里的高铁网络犹如“血管”,密布全国。怒江四线特大桥是世界最跨度的铁路拱桥,全桥用钢4.6万吨,如同搭积木般,用80万颗螺栓在230米高空将922根单体近100吨的不同规格钢杆件拼装组合,工程难度世所罕见。高黎贡山隧道是中国最长交通隧道工程,全长34.538米,最大埋深1155米,穿越19条断层,囊括了隧道施工的所有不良地质和重大风险,被称为“地质博物馆”。宝兰铁路是建在黄土上的高铁线路,如同沙地上建房子,中国铁路建设者硬是将轨道板间的误差降到0.3毫米,厚度不超过一张纸。这些堪称“教科书”的工程让天堑变通途从梦想走进现实。展望未来,“八纵八横”的高铁网络将覆盖全国80%的城市,形成了举世公认的品牌。
改革开放四十年,智能服务引领全球。习近平总书记讲到:“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时代发出的最强音。从人工服务到网上订票、手机支付、自主选座、连续换乘、扫码进站、高铁WIFI,多元、个性、信息化的服务举措,让梦想走进现实,以刷脸进站为代表的“黑科技”逐渐被直接面向旅客的智能机器人取代。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铁路将“走得了”变为“走得好”,将“人在囧途”变为“乐在途中”,将“刚性需求”变为“追求体验”,这些质变让民众切切实实感受到铁路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展望未来,智能建造、智能运营的中国高铁将再开世界智能铁路的先河。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方案普惠世界。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揭示了铁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高铁拉近了时空距离,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催生出“双城通勤”、“高铁经济带”和“总部经济”等新的工作和经济模式,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改革的“红利”。“一带一路”建设中,匈塞铁路、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等项目为沿线国家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以中欧班列为代表的“路上丝绸之路”和以瓜达尔港为代表的“海上丝绸之路”,为中亚、西亚、东欧、南亚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脉支撑,形成跨行业、跨国界的陆海联运模式。其引发的辐射效应,促进了人和物的流通,更增加了人民友谊和国际合作,中国铁路为世界带来了“摸得到”的实惠。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中讲到:“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在全球一体化的大格局中,日益延伸的中国铁路网络将交织在越来越多国家的版图上,将世界连成紧密的整体,成为沟通各国文明和连接人民友谊的“桥梁”,让世界分享更多“中国精彩”。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