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中国铁路四十年沧桑巨变背后的思考

2018-10-23 15:56:38来源:用户投稿作者:胡福祥

翻开铁路四十年来的发展画卷,聆听每一次乘坐火车时梦想启航与内心悸动的音符,都不由得让人惊叹不已。以四十年为刻度,铁路发展变革的剧本一次又一次的增加厚度,拉伸长度。出行的民众更是在南来北往中感受着铁路速度,体验着日新月异的便捷与舒适,畅享着“千里江陵一日还”和“说走就走”的无限快感和美好。从“绿皮车,晃悠悠……”到“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从“一票难求”到“让旅客体验更美好”、从“咿呀学语”到“领跑者”。中国铁路用四十年参与蜕变,书写华章;用四十年迎难而上,创造奇迹。

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节点思考,万里线路交织出四通八达,滚滚车轮连接起江山如画。1978年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乘坐时速240公里的光号新干线,被问及乘坐感受时,他笑着回答:“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四十年的励精图治,展现了铁路的沧桑巨变。如今,截至2017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2.5万公里,占世界三分之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增长超过144%。“四纵四横”高铁主骨架提前建成,并成网运营,我国已拥有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不仅如此,且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技术创新成果,高速铁路、既有线提速、高原铁路、高寒铁路、重载铁路等覆盖了世界上所有铁路技术装备水平。这四十年,凝聚的是铁路建设、技术创新加快推进的决心与实力;是铁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管理创新激发出的巨大活力;是国家名片越来越靓、“走出去”战略的全面有力布局。

走近原野,才能饱赏春天的美色;融入江河,才能感知夏水的温柔。其实,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我们更能切切实实的感受到铁路出行带来的变化。在这里,有串得起生活与奋斗的高铁双城生活,有”上午吃昆明过桥米线,下午吃北京庆丰包子”这样的惬意,也有民众假期出行的诗与远方。以桂林旅游为例,从2014年到2016年,得益于高铁的全面带动,广西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连续三年增长率超过17%和25%,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10%和11%。其中,有85%以上的游客都是乘坐动车到达桂林。借力高铁,桂林驶上了经济发展快车道和民生快车道。

透过四十年的沧桑巨变,我们得以进入一个便捷舒适的感受单元,触摸到铁路速度带动下城市、经济发展的脉搏,感受到亲情、友情因高铁而融合成同心圆的温情。这四十年,衍生的是铁路更多元、更优质的一系列服务;更智能、更整洁的乘车环境;更科学、更快捷的购票生态;更开放、更会倾听旅客诉求的企业担当……因改变而便捷,因便捷而美好,在这里体现的更加具体和真实。

中国铁路四十年的沧桑巨变,交织着交通强国的巨大力量。春运回家人们的脚步更加从容,扶贫列车穿梭于贫困地区托起致富梦,中欧班列走出去成为国际陆路运输的“中国方案”……从这些镜头里,更能引发我们的思考,正是搭载着要致富,先修路的最初愿望,中国铁路加载了人民有企盼,铁路有作为的核元素,汇聚成了四十年来铁路发展进步的强大合力。

改革开放翻天覆地,刺激了民众的出行需求,中国铁路不断提升自身运输能力,与时俱进,最大限度的匹配时代变化下运输的新要求,新担当。

然而,四十年不是一个终点站,而是又一个起点。毛主席曾说过:“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当然,中国铁路从落后到强大,也自然离不开学习。眼下,中国铁路更是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机遇期,正在朝着智能化高铁的方向不断学习和努力,以求使得铁路运营更加安全高效、更加绿色环保、更加便捷舒适。而要有更大的作为必然不能停下脚步,应该充分吸取这四十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励精图治,加强创新,向着实现“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宏伟目标不断靠近。(胡福祥)

上一篇:我的同事焦帅宾
下一篇:良师如茶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