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提升质量管理势在必行

2018-08-10 16:58:28来源:用户投稿作者:牛海东

就当今社会而言,保证质量是一个企业行事的准则,是一份对社会的责任,也是每个人对企业忠诚的具体体现!一个企业没有了质量,就可能失去了诚信,导致市场的流失和衰弱,间接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能力,所以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命脉所在。

一、质量

质量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如此重视质量?如何达到质量标准?这是每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最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从建筑行业理解,质量是一种数据、一种指标。比如我们混凝土不同设计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回弹,它就是有一定数值要求;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钢筋原材的力学性能;结构构件的垂直度等。其实不难发现,我们的建筑规范和标准对质量更多的是通过一组数据的限定。尤其是社会步入信息化和数据化时代,监管部门对质量的管控更多的也是通过数据来监管,通过数据来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安全

为什么如此重视质量就不得不提安全了,质量与安全是相互的。质量的重要目的就是为安全服务,如果安全没法保证,一切都将是浮云。以人为本是社会秩序稳定的根基,人命大于天更是自古奉行的道德准则。由于质量原因而诱发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故建筑行业对结构质量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因为我们的建筑年限大多都是50年,一些有抗震要求或对其它自然灾害有特殊规定的区域,对结构安全都有明确的要求。结构质量是影响结构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求我们对质量一定要相当重视。质量生产这不单单是体现一个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是体现了一个企业的道德水准。不重视质量的企业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企业,不重视质量的企业是一个不合格的企业,不重视质量的企业也将会是一个失败的企业。 

三、质量标准

如何达到质量标准这才是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重点。所谓行有行规,而建筑行规主要是一些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对质量的管控更多的是体现在提前的防控、过程的控制、事后的处理三个环节。因为质量控制,环环相扣,每个细微环节都需要员工认真敬业的工作,稍有不甚,就会造成质量隐患。质量隐患轻则影响使用功能,重则引起安全事故。 

1、提前防控

提前的防控需要管理人员对接下来的施工过程有明确的施工次序安排,针对薄弱环节和重要节点能够提前跟班组和作业人员交底,并能够要求其按照交底内容严格执行。但这一方面往往是质量管控环节中最难达到的,“知难行易”有时就体现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建筑行业,很多时候未能详尽准备工作,更多根据自我经验和主观判断来实施,这会给质量生产埋下很大的隐患。 

2、过程的掌控

过程的掌控更多的是体现一个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执业素质。所谓“知必言,言必行,行必过”,作为一个管理人员,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出现的问题,有责任也有义务提出,并且需要配合其它人员共同解决和规避相关问题,不能让问题不了了之,一定要有个明确的解决办法和处理结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发现问题的人总是很多,但是解决问题的人很少,说的总比做的难。尤其是建筑行业,生产更多的是以人为主。质量是靠每个人共同实现的,这当中就比较容易存在各种不可控或监督不到位的现象。所以如何形成制度去约束和管理质量是企业领导部门工作的重心,毕竟质量既是做出来的,也是需要管理出来的。这需要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自我约束,管理人员能够监管到位,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和落实。 

3、事后的处理

事后的处理是尽可能的在消除和减小问题产生带来的影响,是不得已而为之。虽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往往也相当被动。解决一个问题可能花费的时间和资源远远大于利润,经济效益既受到损害,又多出不少负面的影响,这要求所有人尽可能的在上两个环节采取主动措施和态度。被动就要先挨打,被动你就落人一步,一步之差对于企业的发展可能就是天差地别,尤其是在建筑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阶段。以前为了追求高速发展可以牺牲一些质量上的小问题,后期再维修、弥补。但从目前的形式来看,这种发展和生产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社会市场,建设单位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每季度往往会聘请第三方检测单位对现场施工质量进行实测实量和评定,各监管部门也是不定期的各企业和项目进行抽查、检查。这就需要我们事后的处理工作一定要落实到位,并且要按规定进行整改。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质量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提升质量管理工作势在必行。这要求我们的管理人员要有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学习意识,以一种全新的态度和理念应对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