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乘车四十年,无惧远方,坚定当下

2018-07-19 07:53:24来源:用户投稿作者:吴楚月

《乘车四十年》(伟大征程·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一文中,作者由1978年乘车时的体会,比照铁路四十年发展进程,所思所悟,皆饱含对祖国发展的美好期许。(7月18日《人民日报》)

散步可能漫无目的,乘车却一定有目的地。踏上旅程后,车票上“到站”的那个城市,就与旅客或多或少有了联系。这是平面上点与点沟通的神奇,也用四十年的时间,在旅客的脑海中根植下了“立体”的记忆。

四十年,中国的铁路像睡醒的巨龙伸展腰身,“血液”流通更加畅通,精气神儿也愈发旺盛。“异地”仿佛不再那么令人恐惧。远方,真真切切成了可以期盼。

犹记今年过年,笔者家中亲戚来访,电视里正播着《西游记》,不及十岁的孩童脱口便说:“为什么取经不坐高铁?”惹得在场一众人等忍俊不禁。孩童家住南昌,乘高铁到我的家乡萍乡大约1小时。普速铁路花费4小时。爷爷说,四十年前,这段距离大概需要11个小时。作为高铁时代下的00后,孩童无法理解历时4个小时的普速铁路摇摇晃晃,正如笔者被11个小时的路程惊掉下巴——为何要走那么久,我俩不约而同地发出质疑。原来,在人们心中,距离的概念根本不是多少千米,而是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到达你那里。

高铁让人们无惧远方,心与心越来越近,也让人们更加深爱脚下的这片土地。站站停的绿皮车如今只出现在城郊,甚至已经成了旅游路线上的稀有品种,铁路主题餐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吸引想“穿越时光”的游客慕名而来。殊不知在四十年前,“老态龙钟”的它却是“红极一时”受人追捧的“新生代明星”,极大方便了沿线居民赶集进城,也成为走亲戚的“必备坐骑”,助力城镇化的脚步,越走越带劲。

交通的发展为资源再分配打下良好基础!以江苏为例,苏南、苏北经济差异悬殊,如今搭公交车一般方便的高铁列车,却让“双城生活”变得轻而易举。将富产的资源位移到稀缺的地域,一来二去,经济就活络了起来。夹在中间既是“润滑剂”又是“助推器”的交通工具,自身也在市场需求下变更升级,如此势头,被人看好。

乘车四十年,无惧远方,坚定当下。正是这样一种不卑不亢的精神,让高铁运行平稳,让国人毅然前行,亦初心不忘。期待乘车五十年、六十年……见证“复兴号”奔驰在广袤的祖国大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