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成效显著
位于东南亚的老挝是个开发程度较低的国家,它北部与中国云南省接壤,南边与柬埔寨交界,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传统上以农业为主,旅游业只是老挝近十多年来刚开始要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老挝境内名胜古迹较多,风景秀丽,曾被欧盟理事会评为“全球最佳旅游目的地”。目前老挝的国外游客来源国与主要外贸对象同是泰国、越南、中国三个国家,可见无论是从旅游还是对外贸易上来说与中国的交流都很重要,但老挝作为中南半岛唯一的内陆国交通较为落后,对外交通更是颇为不便,国内基本无铁路(仅有首都万象至老泰边境3公里铁路线)主要靠公路运输,总里程约4.7万公里的公路承载了全国80%的客货运量。大力发展铁路是老挝政府当前的头等大事,为此老挝加强了与中国的合作,据铁道网近日报道:中国至老挝的高铁(简称中老铁路)建设已于2016年底开工,目前进展顺利,预计2021年底峻工。老挝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国,蔬菜出口是件大事,但因为交通不便,现在老挝的疏菜要花三天才能运到中国,这使得蔬菜保鲜成为一大难题,过长的旅程很容易导致蔬菜不新鲜甚至腐烂变质。但如果期待已久的中老铁路开通了这一问题就将迎刃而解,采摘自老挝的新鲜蔬菜三个半小时后就能到达中国,彻底解决这一难题。对老挝来说中老铁路老挝段是他们境内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铁路,但对中国来说这只是高铁实行“走出去”战略后在国外众多成功例子中的普通一例。
当年邻近我们的日本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才实现了2300多公里的运行里程,远在欧洲的法国历时40余年才建成1900多公里的TGV高速路,在高铁界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德国建设1600公里的高铁线路也耗时达20余年。而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线路一一京津城际铁路于2005年才开工建设,2008年建成通车。中国高铁的研究与建设起步不可谓不晚,但步伐却很快,目前全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超过2.2万公里,占全球运营总里程的65%以上,且已经研发了高速动车组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基本形成了时速200∽250公里和时速300∽350公里两个序列的动车组技术标准体系,实现了国内设计制造中国标准的动车组品牌。拥有全球系统技术最全、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系统,可以承担工务工程、通讯信号、牵引供电、机车客车装备制造及运营管理等高铁领域“一揽子”的出口,吸引了世界许多国家纷纷找上门来求购。目前中国高铁在国外参与的已建成、在建或规划中的高铁项目除上述中老铁路外还有:中巴、中吉乌、雅万、安伊匈塞、亚吉、蒙内……等许多项目,产品出口全球六大洲并且实现了从中低端到高端的升级,出口市场实现了从亚非拉到欧美的飞跃。
当前,高铁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对外输出的一张名片,与智能手机、共享单车、网购一起被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国高铁扬帆出海走向世界既能拉近我国与诸多国家尤其是亚洲近邻们的时空距离,使我们能够广交朋友,同时高铁又形成了一条条“钢铁发展之路”,在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提供全新广阔地缘空间的同时拉动沿线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