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为高铁工地建设者点个赞!
党的十九大今天上午就要开幕了,这是全国人民盼望已久,凝聚力量的时刻。今年来,围绕向党的十九大献礼,成为各行各业最强音,坐在“复兴号”动车组上的我,眼望窗外闪逝而过的风景,当看到高铁工地上劳动者的身影,让我由衷的产生一种由然而生的敬佩感!
6月26日,纯正血统的“复兴号”动车组从京沪两地对开首发,迎来全球一片哗然,国人为之振奋。短短十几年间,中国高铁从中国制造,走向了中国标准,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国高铁用烫金的名片,向世界发出并改写了铁路规则,在这令人鼓舞的成功背后,我们不能忘记高铁工地上的劳动者。
这些高铁工地的劳动者,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没有多高的学历,更没有高深的专业技能,但他们用智慧,用一双布满老茧的双手,精准的托起了中铁高铁的脊梁。
这些高铁工地的劳动者,他们谈不上有什么优越的条件,住的是简单的工地帐蓬,吃的是粗茶淡饭,为了建设中国一流高铁,他们风里来,雨里去,一身汗,一身泥,上高山,钻坑洞,高温下,严寒里,到处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这些高铁工地的劳动者,他们背井离乡,抛妻别子,远离父母,割舍与亲人别离的痛苦,长年奔波在外,在支撑他们的信念中,中国制造、中国标准、中国速度,就是他们的天责。
这支能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打硬仗的高铁工地建设者们,高铁的荣耀,高铁的光环,与他们的付出,与他们的奉献,作为国人谁能说与他们不无关联。
我要感谢一声大圣关长江大桥的建设者们。这是一个跨越长江的奇迹,代表着中国当前桥梁建造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世界铁路桥之最",是世界首座六线铁路大桥。难度之大,举世无双,然而建设者们,用他们的智慧,一举拿下了国际桥梁届最高奖项---"诺贝尔奖"的国际桥协杰出结构工程奖。
我要感谢一声秦岭天华山隧道的建设者们。这是我国首条穿越秦岭山脉的高速铁路,也是一条目前亚洲最长的双线高铁隧道。这条隧道沿线平均海拔1000~2400m,没有公路,地质条件特别复杂,在施工安全高风险、高难度中,建设者用冒着生命危险来形容打通这个隧道一点也不为过。
我要感谢一声宝兰高铁的建设者们。在典型的黄土高原上建高铁,就如同在沙地上建楼房一样。路基施工中,从路基轨道到桥梁路基,从有砟轨道到无砟道轨道,建设者们将轨道板间的误差降低到了一根头发丝空隙,如同一张纸,只有0.3毫米。
劳动最美,劳动者更有智慧。以往建筑施工者,被称之为农民工,如今新一代的建设者们,他们如同中国高铁名片一样,被尊称为城市的建造师。这些带着农民特色的建造师,改变了我们的城市面貌,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在我们享受高铁带来的实惠时,对高铁工地建设者们的辛劳、汗水、耐心和承受的压力,难道我们不应该,说一声谢谢!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