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熊孩子”屡闯祸,“中国式”教育再遭质疑

2015-10-23 13:45:38来源:用户投稿作者:徐曼

樊城3名小学生放学后贪玩,钻入铁路防护网来到铁道线上,将石渣放置在铁轨上。正在玩耍时,3人发现火车驶来慌忙逃离现常火车司机为躲避石渣而紧急停车,这才没有酿成大祸。(10月22日楚天快报)

有关“熊孩子”闯祸的新闻不在少数,本月初,一则4名顽童扔石头击裂飞驰的高铁车窗的新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怎料,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便又发生一起3名小学生铁轨放石渣逼停火车五分钟的事件。孩子通常与“天真”“可爱”“调皮”等词语联系在一起,若非看到新闻报道,我们实在无法将“击裂高铁车窗”和“逼停火车”等词语与年幼的孩子们联系在一起。

在笔者的家乡江苏徐州,家长们常常会称呼孩子为“熊孩子”,这本是一个昵称,但如今,“熊孩子”却成了一个代名词,被界定为让家长头痛、搞破坏、不守规矩、甚至做出危及他人生命安全事情的孩子。面对“熊孩子”做出的这些危险行为,很多人都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为由便忍气原谅了孩子,但这种“大度”并未能制止熊孩子“作妖”事件的发生。更让我们啼笑皆非的是竟有保险公司专门制定了熊孩子保险,面对这些我们不禁要问为何因“熊孩子”引发的危害屡见不鲜?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监护人责任与义务不到位。监管人以教育的主要责任来看,监护人应该是第一位。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监护人的影响力,对未成年人是巨大的,也是最基础的。尤其是7-12岁的孩子会对一切事物存在好奇心,通过观察周围人的行为并进行模仿。如果孩子们看到父母或者某个同龄人在学校或者电视上表现的不良行为,孩子们也会跟着模仿,诱发了很多“熊孩子”行为。

其次,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在现今法律框架下,孩子犯法,家长并不会受到太大的惩罚。就本事件而言,孩子的行为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却危及列车运行安全。即使如此,铁路公安机关只能依法对其家长进行了传唤,写下保证书,督促其履行法定监护义务,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所以,若是制定了有关监护人问责惩处的法律法规。 便会客观上对监护人有震慑力,压力增大了,监护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考虑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促使孩子们进步而不是干出违法的事情。

作为家长,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不要成为“熊父母”。此外,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孩子做错事后没有进行相应的教育,时间长了就会促成孩子不听管教、妄自行事的行为习惯。对此,家长一方面应对做错事的孩子略有惩戒,让孩子知道“怕”。另一方面,家长也应告诉孩子惩罚他们的原因,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从中吸取教训,懂得道理。而不进行沟通的一味打骂,不仅不会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还会行成孩子的逆反情绪,适得其反。

中国有句古话“子不教,父之过”,“熊孩子”行为固然让我们很生气,加强对“熊孩子”的教育方式才更为关键,相信,只要社会给予“熊孩子”多一点关心,家长对“熊孩子”进行更多更正确的教育,“熊孩子”们将来可能会成为更加优秀和成功的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