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古道高铁串 高原出行气象新
(上接A1版)
成都局集团公司2018年旅客发送量达2.93亿人次,是1953年建局初期的81.6倍。昆明局集团公司旅客发送量从1949年的170万人次增长到2018年的5460万人次,增长32倍;青藏铁路开通运营以来,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截至2019年8月发送旅客2.07亿人次,旅客发送量由2006年的648.2万人次增长到2018年的3176.3万人次,年增长率达14.2%。
铁路,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之路
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南、青藏地区饱受大山包围、交通闭塞之苦,坐拥丰富物产和景观资源,却无法施展拳脚,不禁让人感叹“满天星星无月亮,遍地珍珠无线穿”。
近年来,西南铁路加快构筑以对外大能力通道为骨架、以内部便捷通道为辅助的多层次路网体系。四川、重庆、贵州全面构建到省(市)内大中城市0.5小时至2小时,到周边省会城市1小时至4小时,到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8小时的快捷交通圈。云南地区高铁直达全国19个省区市主要城市,2小时至5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8小时至12小时抵达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高铁交通圈,省内形成滇中城市群1小时高铁交通圈。
在高铁的带动下,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著名企业及重大项目落地西南、青藏地区,为当地生物医药、旅游文化、电子信息、现代物流、高原农业、装备制造和食品消费品制造等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铁路发挥先行作用。去年以来,西南铁路协调地方出台运输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推动合作大客户实现运输增量,实现了路地共赢、绿色环保的目的。同时,西南、青藏地区铁路把发展集装箱运输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着力点,发挥集装箱“门到门”、零货损、污染小的运输优势,形成“重去重来”对流运输。
通道能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客运方面,而且促进了西南、青藏地区铁路货物运输的快速发展。1953年至2018年,成都局集团公司仅四川省内货物发送量就达29.17亿吨。昆明局集团公司货物发送量从1949年的33.1万吨增长至2018年的5872.08万吨,增长177倍。青藏铁路开通运营以来,截至2019年8月已累计运送货物5.88亿吨,年货物发送量由2006年的2491万吨增长到2018年的4810.1万吨。
铁路,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之路
13年前,距离拉萨市区半小时车程的堆龙德庆区色玛村曾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小村庄。现在,凭借毗邻拉萨西站的地理优势,色玛村成立了物流公司,办起了货物运输业务,村民们家家都买了汽车,生活也从此翻开了新篇章。
青藏铁路开通运营后,青藏两省区旅游业呈现井喷式发展,作为支柱产业为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带来了巨大商机。据西藏自治区旅游局数据显示,青藏铁路通车前,2005年西藏仅有150家星级酒店;2014年底,西藏已拥有各类旅游企业2000家,其中旅行社149家、星级酒店266家,自治区旅游从业人数达30万人。
如今,青藏铁路被沿线各族人民誉为经济线、团结线、生态线、幸福线,架起了“世界屋脊”通向世界的“金桥”。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南、青藏地区铁路实现了从无到有、由慢变快的蜕变,密织成网的铁路让区域内的城镇格局和人民群众生活发生了全新变化。
依托更加完善的路网,更大范围内的物流大通道建设正助力地处西南地区的成渝城市群走向开放前沿。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4月26日首趟成都始发中欧班列开行以来,至今已累计开行3929列,占全国中欧班列开行总量的1/4;2016年以来,累计带动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023亿元,年均增长197%;截至8月31日,成都始发中欧班列今年已累计开行935列,同比增长28.7%。成渝城市群各大企业制造的产品通过这条物流大通道走向了全世界。
在云南,铁路的发展让当地贫困地区百姓以往“自给自足”的思想受到了冲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他们做出了改变。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97%的地区为山区、半山区,8个县此前全部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如今,文山州从“不通铁路”直接跨入高铁时代,新型加工制造、新型冶金化工、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等产业的十几家企业来到当地安家落户,为老百姓脱贫致富提供了新动力。
云卷云舒,一条条钢铁大动脉向前延伸,展现出的正是跨越田野阡陌、通达四面八方的“中国速度”。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