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高难度建设

2018-08-23 08:53:49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本报 王福洋

2018年,是怀邵衡铁路的决胜年。一位经济学家曾对铁路沿途丰富的物产和充足的运量做过深入调查和认真计算,并得出结论:怀邵衡铁路1天运力所创造的价值,少说也在5亿元以上。

沿线人民群众高兴地称赞:怀邵衡铁路是新时代的“致富路”和通向未来的“黄金路”。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二公司担负“四电”施工的怀化至洞口段是全线的龙头,也是施工条件和环境最艰苦、最复杂的路段。106公里的管区,隧道和桥梁占总长度的80%以上,全线的5座5公里以上长大隧道都在这个标段,其中黄岩隧道长达17公里,是全线最长的隧道。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面对工程施工的重重困难,由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二公司组建的怀邵衡铁路项目经理部一分部员工们提出:“幸福,是通过奋斗得来的。早一天建成怀邵衡铁路,就为拉动沿线的经济发展多做一份贡献。”

他们首先以隧道和桥梁通信、信号、电力和牵引供电架设施工为突破口。

刚完工的隧道里没有电,没有照明,黑咕隆咚,员工们自带发电机发电施工。一根接触网吊柱100多公斤,要起吊到9米高的隧道顶部进行固定安装。由于隧道空间有限,吊车无法作业,一分部员工开动脑筋,研发出一种电动绞磨提升机,破解了这一难题。

隧道“四电”集成施工要常常与土建单位交叉作业,相互干扰大。一分部一边加强与土建单位、设计单位沟通联系,一边科学合理安排工序,利用土建单位施工间隙主动出击,见缝插针展开施工。

电力是工程施工的尖兵。担负电力施工的员工们不畏艰难,栉风沐雨,翻山越岭,加紧施工,短时期内,100多公里管区就实现了电通,为承建的“四电”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他们承建的洞口10千伏配电所在全线第一个率先建成,第一个通过首件评估。

一分部员工靠这种“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顽强拼搏精神,争分夺秒,按期完成管段内隧道的通信、信号、电力电缆敷设和接触网的架设,为工程施工解决了一个大的“拦路虎”,从而牢牢掌握了整个施工的主动权,为全线按期联调联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笔者到怀邵衡铁路采访时,正值当地的雨季,天仿佛像漏了一般,整天雨下个不停。由于工期紧、任务重,员工们抢晴天,战雨天,风里来,雨里去,一刻不停地加紧施工。

笔者冒雨顺着铁路施工便道采访,沿途看到员工们冒雨进行通信铁塔石方基坑开挖、准备各种砂石料。在杨村线路所,员工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把进行设备安装调试,一派繁忙。

冒雨到工地检查施工情况的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和怀邵衡铁路有限责任公司领导看到一分部员工冒雨施工,衣服都被雨水打湿了,也没有停歇,感动地说:“铁道兵出身的队伍就是不一样,作风顽强,吃苦能干1他们离开时留下话:“等到怀邵衡铁路通车时,一定要为一分部员工们请功。”

二公司的施工管段内要建28座通信铁塔。铁塔大多建在山岭的高处,其中油坪隧道出口通信铁塔选址处山势尤为陡峭险峻。工期紧迫,在道路一时难以修通、机械设备无法进场的情况下,员工们没有等靠,近百吨的水泥、钢筋等施工材料和通信铁塔杆件,全部靠人抬肩扛搬运到施工点。机械一时上不来,员工们也不等不靠,通信铁塔的基坑采用人工风镐开挖。

员工们昼夜轮班,整整苦干了8天8夜,硬是在乱石遍布的山头上按技术规范开挖出铁塔基坑、浇筑钢筋混凝土基础,组立起25米高的四管通信铁塔。

采访中,一分部项目经理车刚、党支部书记刘朝辉介绍,他们不是孤立地在战斗,施工取得的每一个胜利都离不开集团公司和二公司上下的大力支持。在工程施工最吃紧、最困难的时候,集团公司和公司领导先后深入工地,为工程和员工们排忧解难。二公司的各部门对工程更是十分关心,要人给人,要物给物,全力支持。

项目部的宣传栏里贴着这样一条标语:“新时代是奋斗的时代,我奋斗,我幸福!从今天开始,带上你的青春、梦想和信念,为建设怀邵衡铁路增光添彩1

在这条标语前,笔者驻足许久。

项目部85%以上的员工都是年轻人,其中许多是刚走出校门不久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为了修建怀邵衡铁路、为了实现人生的梦想走到了一起。施工中,他们吃苦奉献,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也许,随着岁月的远去,今后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但我们要说的是,高高的雪峰山记着,洒着他们青春和汗水的怀邵衡铁路记着,祖国和人民记着!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