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上的旅客之家
■本报 杨 军 本报 李瑜枫
“万般困难留自己、不让旅客一时难,候车室成旅客之家、服务员当旅客亲人。”近日,79岁高龄的冯金花老人告诉,这是当年老玉门站提出的服务口号。
1956年,玉门站建立在茫茫戈壁滩上,周围草木不生、人烟稀少、气候多变,但车站工作人员把服务工作做在旅客需要之前,创造了一个舒适、温馨的候车环境,车站被大家誉为“戈壁滩上的旅客之家”。
2005年,老玉门站正式停办客运业务,2013年正式更名为玉门东站,但老玉门站的服务理念和精神一直被延续传承至今,鼓舞和影响着一代代铁路人。
玉门东站建立之初,为提升客运服务质量,车站工作人员积极开展“为谁服务、为谁劳动”“假如我是一名旅客”“候车室像不像家”等一系列专题讨论。他们提出了具有号召力的服务口号,热情愉快地为旅客服务,赢得了良好口碑。
车站在候车室为旅客设立服务处,代售食品,代办住宿手续,代售旅途日常用品。同时,根据旅客的需求,他们完善了购票、托运和寄放行包的制度,行李房职工还为旅客准备了铁锤、麻绳、笔墨和针线等。节日期间,职工还会编排小节目,在服务间隙为旅客送上欢笑。
年近80岁的退休职工冯金花曾是“戈壁滩上的旅客之家”服务人员之一。当年,她在车站积极肯干、热情认真,帮助了许多遇到困难的旅客。1964年秋的一天,一名准备进疆的旅客在列车上分娩,胎盘未出来,她和姐妹们立即把产妇和婴儿送往医院,并从家里拿来红糖,坚持每天给产妇送肉汤,像亲姐妹一样照顾她,直到康复出院。行李员孙彩珍为使鲜活货物不腐烂,不辞辛苦,奔波几十公里路登门送货,赢得旅客称赞。
短短的几年里,“戈壁滩上的旅客之家”服务人员就收到旅客赠送的锦旗40多面、表扬信2400多封。1964年1月,老玉门站成为全国铁路客运“十面红旗”之一。
据介绍,玉门东站最初建站时只有23名职工,绝大多数出生于旧社会的贫苦家庭,冯金花老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聆听这位老铁路人与“戈壁滩上的旅客之家”的故事,好像亲身看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铁路人尽心服务旅客的场景。这些铁路人对岗位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对责任的诠释、对理想的表白,字字句句流露出对兰新线的真情和厚爱,被他们的思想、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