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纸化运输,看铁路怎样“减负”旅客如“减复”
自2018年11月海南环岛高铁开始试点以来,铁路电子客票备受乘客青睐。据中新经纬客户端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11月11日,年内全国共增设103个电子客票试点车站,涉及山东、上海、江苏、四川、重庆、云南、广东、广西等8地。11月12日起,长三角铁路第一批45个车站正式启动电子客票应用推广,涉及江苏、浙江、安徽3地。另外,京雄城际铁路北京西至大兴机场段已全面推行电子客票。(11月14日澎湃网)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铁路电子客票在越来越多的车站的推广,彰显了铁路部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决心。自2018年11月海南环岛高铁开始试行电子客票以来,人们的购票体验度越来越好,集民意、听良言、广完善,铁路部门一路“票改”,不断为广大旅客“减复”,始终做到服务“最后一公里”:基础设备不断升级,技术不断创新,人员不断“提素”,紧跟时代潮流,为电子客票新时代的来临做好充分准备。
小小的车票,隐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思乡的情结。从一代的硬纸板、二代的软质纸票、三代的磁介质卡票到现在的新版纸质火车票,无不承载了几代人的满满回忆,春运和节假日拥挤的售票窗口和半夜排队购票的情景让人们几多烦恼几多忧愁?如今,电子客票时代的来临,不管是为铁路部门减去繁重的工作负担、还是为旅客减去复杂的进出站程序都带来了美好的出行体验。一是省时省力,节约人手。刷二代身份证、刷手机、刷脸进站,大大节省了旅客进、出站验票时间,增加旅客乘车安全系数,省去了节、假日期间大量人力、物力的调用和设备维护周期;二是绿色出行,节约资源。小小的车票,方寸之间不显山露水,仅去年春运就突破4亿人次,加之平常的日积月累,数以万计纸张的浪费成为人们出行中美丽的负担。“无纸化”车票的来临,开启了人们“绿色、低碳、环保”出行新体验,为构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贡献;三是文明一小步,安全一大步。电子客票取代纸质票,有效防止了黄牛党们制假、售假的机会,防止了旅客个人信息的泄露和丢失、遗漏后补票的人工繁琐程序。网上精准的购票数据,则大大减少了老赖们无票蹭车和持假票乘车的机会,开启了旅客安全出行新篇章。
电子客票时代的到来,不仅顺民心、赢民意,更是生态文明建设中浓重墨彩的一笔。“交通强国,铁路先行”,铁路部门不断的服务升级让人们越来越未来可期。(靳亚琳)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