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货运“最后一公里”,铁路在行动
为解决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问题,9月18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拓宽筹资渠道、简化接轨条件、创新运维模式等方面全面推动铁路专用线建设。(9月18日 中国经营网)
目标客户离铁路太远,导致运输成本高居不下,这就是为啥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此次《意见》梳理出2019年至2020年率先推动是是的一批重点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其中包括:北京亦庄市郊铁路(奔驰公司铁路专用线)、唐山松汀钢铁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延长石油旷野有限责任公司铁路专用线以及连云港港徐圩铁路专用线等,共计127个项目,线路长度达到1586公里,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30年,我国铁路网规模将达到18万公里以上,届时,铁路将会连接20万人口就以上的城市、货物集散地以及主要港口,基本覆盖全国县一级以上的行政单位;当铁路网达到20万公里以上时,将会形成全国范围内“无缝隙”衔接的货运枢纽,在货运市场里将发挥其他运输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优势。铁路有稳定的货源,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和共享平台,有雄厚的资金优势,在货运物流方面的发展潜力极大。只是在目前,除了有不少运输主干线仍然未成形之外,必须要注意到的就是上面所提到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铁路与货源距离太远,运输成本高居不下,竞争优势不能有效发挥出来,这就是目前在运输网络特别是在较为发达或者货源集中地区所要面对的难题。
通过修建铁路专用线,减少接驳,发挥让类似于物流园、大型煤炭企业、港口型企业以及其他大型企业等有了“对接口”,一旦减少了中间转运环节,其运输成本将会大大降低,竞争优势也会立刻显现出来。这就是在大干线之外,发展“毛细血管”的重要作用。目前,像是在公路百货领域,包括零担、快递以及冷链物流等市场,铁路还没有真正介入,如果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送达接缺,能够无缝对接客户群,那么将会对现在的物流市场造成重大影响,物流产业的格局也将会大大改变,进一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与此同时,铁路也会因此在细分市场特别是货运市场上,其“细节服务”能力也会增加,增强铁路的发展能力和应对市场变化能力。
目前,我国铁路的货运总量仍然在年年攀高,货运周转量达到24.78亿吨,仅为公路周转量的37.4%。所以,铁路未来的发展方向,除了进一步加快“架构”“骨干”等中心网络的建设,还要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市场的进一步开发以及集装化运输和缩短运送时限等四个方向进行改革。铁路货运将会从原先的大宗货物运输等单一市场,逐步迈向企业运送订单服务、白货运输甚至包括快递和危险品物流等方向。
这个月,国铁集团开展了“三保三增”攻坚战,进一步加大货运增补运输力度,在营销、干线和重点区域的组织运输优化以及完善相关措施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实际上也是为铁路在持续的供给侧改革加了一剂“强心针”。铁路的发展从大到“细”、从运“数量”到运“质量”等方面改变,也预示着铁路的未来发展将会越来越快,其提供的服务也会更上一层楼。(魏蔚)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