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我的父亲
今天偶然重读了朱自清的《背影》,文中朱自清对父亲的背影的描述让人不禁泪目,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我的父亲离开我们已经17个年头了,但父亲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
父亲是1933年生人,听母亲说,父亲少年时期家贫,常常吃不饱饭,过得很苦。爷爷去世早,靠着缠着小脚的奶奶织布和给人洗衣拉扯大了大伯和父亲,家庭的贫困和奶奶的坚毅造就了父亲吃苦耐劳,善良朴实的性格。也给我们姐弟几人人生观带来很大的影响。
父亲文化程度低,只有高小文化程度,但每次在家父亲都要看书学习,他说这些规章不好好学开火车会出事故的。至今仍记得他认真的伏在桌子上写字的样子,也忘不了我刚上初中时因为数学题不会做,父亲自己苦读我的课本,以他一个小学毕业的文化程度努力理解初中的课程,然后给我讲解的情景。也忘不了父亲给弟弟听写生字,监督背书的场景。父亲很敬仰崇拜有文化的人,他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时常监督检查我们姐弟的学习情况,给我们讲没有文化的苦恼,鼓励我们好好学习。现在想来我们几个姐弟都没能成为父亲希望的有文化的人,父亲心中的有多落寞遗憾,虽然他从没责怪我们。
父亲很爱我们,总是尽他所能给我们最好的。记得我和姐姐还很小的时候,特别盼望父亲回家,因为父亲每次回家都会带给我们各种他能找到的美味。几个苹果,几颗糖,几个肉包子亦或是几个馒头,记忆深刻的是遇到牵引客车时父亲都会带一腰子饭盒的饭菜,香喷喷的肉菜和米饭混合在一起,是那个年代难得的美味,每次我和姐姐都吃的心满意足。但长大以后才知道,父亲为了让我和姐姐解馋,每次都不吃,自己就啃个馒头。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什么都是凭票供应。为了给我们姐弟补充营养,改善生活,父亲利用休息时间和同事合伙到山里买活羊回来宰杀,去河里抓鱼,到田里抓黄鳝做给我们吃。到后来我们都长大了,父亲也老了,退了休,依然操心几个孩子的生活工作。我怀孕的时候,父亲迷上了钓鱼,每天早出晚归顶着烈日去钓鱼就是为了让我每天能有鱼吃。到我生产后坐月子时,父亲跑了几个农贸市场就是为了给我买乌骨鸡,因为他听说只有那种里外全乌的鸡才是最补。父亲不善言辞,总是默默的用他最质朴的父爱呵护我们,护佑我们长大。
父亲是火车司机,一辈子兢兢业业,谨小慎微,踏踏实实,对段上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规定的待班时间绝不延迟,总是提前到达岗位。每次退乘按规定整备机车从不偷奸耍滑,总是认认真真,过程一个不拉的完成。父亲文化程度低,作为乘务员业务知识要求高,时常要参加学习考试,每一次父亲都如临大敌,认真复习,生怕考不好。记忆里父亲好像没有因病请过假,不舒服的时候他都硬扛着,自己吃点药。父亲老实,不会阿谀奉承,不会拉关系走后门,春节大多数时候都在出乘,也不会找人倒个牌子,调个班,在家过个节。对于母亲的不满,父亲总是说:“都想过年在家,那车谁来开,轮到我我就走吧,年又不会跑,几天就回来了,没事。”父亲就是这样老实的有点愚钝,却傻的可爱。
父亲很节俭,这可能是那个年代人的特点,父亲常年都是一身工作服,衣服也曾经打着补叮即使退休后大多数时候也是一身洗的发白的工作服,我们给他买的衣服他不舍得穿,都叠的好好地放柜子里。父亲一生没有什么爱好, 不打牌不喝酒,只是烟瘾很大,但不舍得抽好点的烟。父亲的饮食也很简单,唯一喜欢吃水饺。他从不向我们伸手要钱,还时不时给孙子们买东西,他对自己很扣,对家人却很大方,即使后来病重也不要我们花钱,他觉得不能浪费我们的钱。他老了,不能给孩子增加负担。
父亲走了17年了,每当提起父亲我还是情不自禁的伤感。此刻,当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眼泪止不住的涌出眼眶。父亲个子不高,但他却用一生向他的孩子诠释了什么是父爱如山!父亲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甚至是卑微弱小的,但他为了家庭和孩子尽其所能为我们遮风挡雨,在我心中父亲是最伟大的父亲!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