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人之心,筑追梦之旅
55岁的吕关仁,就是这样一位专门研究高铁轨道平顺的专家。参加工作35年,他把养护技术创新作为一生的职业追求,苦苦求索,被誉为中国高铁的“平顺大师”。(齐鲁网4月17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成就大师之路,依靠的是君子的“自强”与“自立”。何谓自强?年轻的吕关仁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南交通大学铁道工程专业,通过不断汲取获得了专业素质的巨大提升,凭借过硬的业务,成为了铁路工务系统的一个专家,被誉为“大国工匠” 、“中国高铁平顺大师”,成就了自我奋斗的华章。
何谓自立?无论何时,亘古不变的每天7点前到办公室,学习业务一小时。通过不断学习钻研,充分掌握高铁养护规律,参加工作30余年,吕关仁先后主导了21项中国铁路科研项目,其中1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个人获得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铁路总公司“百千万人才”工程专业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等多项荣誉。这便是天道酬勤,无往而不胜的最佳体现。
千锤方成器,百载有余温。在这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岗位,他选择创造和坚守。常年躬耕于钢轨的毫米之间,他深知铁路钢轨减磨对于速度高、轴重大、运量大的中国铁路具有深重的意义。通过对减缓曲线钢轨磨耗问题反复研究,在2001年成功研制了曲线钢轨干式润滑技术,延长钢轨使用寿命1倍以上,这一创造有效保障着高铁平稳运行。
以匠人精神编舟,以渡人生之海。坚守的可贵在于对中国高铁一片的赤诚,创造的韵味在于“同呼吸,共成长”的满怀深情。在飞逝的光阴里,吕关仁在平凡的岗位上以一丝不苟的精神加持,用从一而终的职业操守诠释最美铁路人的涵义,迸发不平凡的激情和蓬勃生命力。
中国高铁从“追赶者”到“引领者”,再到“走出去”领跑世界,正是有像吕关仁一般,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梦,一路上默默耕耘的千千万万匠人加持,才有了惊叹于世界的中国铁路“一分钟”、“中国速度”、“中国创造”、“中国奇迹”,也正是由他们组成的铿锵音符,成就了中国铁路奋进的雄歌。
笔者认为,不妨礼赞万千勤劳勇敢的铁路榜样。一路领跑、一路超越的背后,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作,是一个个激情和梦想的碰撞这才成就了新时代的荣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流击水正当其时”,我们都是奔跑者,我们同是追梦人。若人人能以匠人精神为渡海之舟,以实干为首,以拼搏为石,便能被赋予鲜活的生命力,迸发其绚烂风采,从此一路坦途。(肖武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