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春运 让回家的路更温馨
据央广网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月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提出持续加强信用记录建设、加强违法失信联合惩戒和诚信宣传,依法严惩“车闹”“机闹”“高铁霸座”等违法失信不文明行为,营造诚信春运、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围。
2019年为期40天的春运于1月21日开始,预计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9亿人次,其中铁路4.13亿人次,比去年增长8.3%。面对数以亿计的人口大迁徙,每年的春运都可谓“摩肩接踵”、“人山人海”。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点在铁路运输方面也得到充分体现。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乘车难、购票难问题正在显著改善,高铁的大量开通是中国铁路运力的巨大飞跃。告别了过去“一票难求”和脏乱差的乘车环境,旅客对乘车体验有了更高的追求。高铁抽烟、乱丢垃圾、大声喧哗、脱鞋晾脚等个别不文明现象如今异常“扎眼”。
对于屡禁不止、频频曝光的不文明现象,应当通过合理引导培养自觉。细数目前舆论曝光的不文明现象,在过去似乎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事。《泰囧》里王宝对飞机安检、飞机通风等问题的认识就是一种真实的写照。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和认同是一个过程,尤其对于极少乘坐高铁的乘客来说,困惑和无意识的触犯似乎也无法完全避免。这就需要舆论引导“多下猛药”,让文明乘车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将文明融入春运,杜绝惯性不文明习惯,还要防范投机取巧的心理,而这需要引导与制度相结合。不由联想起1月14日温州开出的第一张“低头族”罚单。根据《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行人横穿道路时低头看手机要处以10元的处罚。在开具罚单之后,由志愿者扮演的“慢羊羊”给“低头族”赠送一只慢羊羊玩偶,希望他们下次能够快行通过斑马线。看似象征性的处罚,却让人感受到其中的良苦用心。通过对当事人的适当处罚、教育引导、适度曝光,不仅提醒了本人,也让文明得以宣传,可谓一举两得的好举措。
平安回家、舒心旅途是旅客的普遍需求,结合铁路部门信用记录建设,通过明确的制度和灵活的引导,相信乘车的不文明现象会得到逐渐改善。
春运是一条团圆之路,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基本元素。“细微之处见本色”,文明春运不仅仅靠相关部门扎紧制度的藩篱,亿万个你我的文明自律足以使春运成为一条更加温馨和谐的旅途。
投稿人:赵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