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复兴号”登榜实至名归
12月9日上午,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本届共有12家企业、11个项目获奖,包括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中船重工七一九研究所的新一代核潜艇研制、以及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复兴号”动车组等皆榜上有名。(12月15日)
获奖榜单上的“明星”们可真不简单,从宇宙中的风云系列卫星到深海里新一代核潜艇,再到陆上飞驰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可谓是海陆空中争奇斗艳。其中,与国民出行息息相关的新一代高铁动车组凭借集安高颜值、高科技、高标准等优势迅速俘获了广大旅客的芳心,俨然成为中国一张给力的外交名片,登榜中国工业“奥斯卡”可谓实至名归。
速度就是激情,激情成就梦想。自1997年4月开始,中国铁路走进大提速时代,经过六次大提速,将客运列车平均时速54.9公里提升至时速250公里。如今,仅需4个半小时,“复兴号”在京沪高铁上演现实版的速度与激情。350公里的时速不仅压缩了时间,而且拉近了空间。一年来,复兴号动车组覆盖京沪、京广、沪昆等25条高铁线路,通达23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优质的乘车环境和不断提高的服务水平得到了越来越多旅客的青睐,“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从未动遥
科技决定国运,中国高铁在创新中蜕变。“复兴号”作为中国给力的外交名片,采用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车内的各种“黑科技”着实让网友大开眼界,车头高密度焊接的棱线曲面将运行阻力降低12%;超2500个超智能传感检测点实时监控运行数据;被动安全防护,保障列车碰撞时冲击减速度可控;新型隔声材料高速降噪等。自主创新增强了中国高铁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成就了中国铁路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蜕变。
“复兴号”开行范围不断扩大,品牌效应持续突显。中国幅员辽阔,地形、气候复杂多变,大山、江流纵横交错,导致各地区铁路线路等级有所差异。为此,铁路部门合理规划不同速度等级和不同编组方式的“复兴号”动车组以缓解日益徒增的运输压力和适应如高原、高寒、潮湿、风沙等非正常运营环境,让更多的旅客能享受“复兴号”动车组带来便捷和舒适。安全可靠的“复兴号”品牌战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当代使命。
“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铁路的寄语。一列又一列,流淌着中国智造血液的“复兴号”日行万里,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开向美好的诗和远方。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