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面对“文物之殇”还需打好“组合拳”

2018-11-09 12:15:48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韦远航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的邓槽沟内,曾经矗立着两座废弃的水泥墩台,很少有人知道它们出自清末建成的京张铁路。近日,记者发现,由于当地修建新桥,两座存续了108年的老桥墩被拆除了。专家认为,残存的桥墩、路基、道钉、矿井都是100多年的历史实物,对于建筑材料学来说具有非常高的科研价值,呼吁相关部门能抢救保护。(11月7日千龙网)

近些年来,有关京张铁路文物被破坏的新闻屡见报端,前有清河站附属建筑、南沙河大桥、北沙河大桥被执行拆除,后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关沟段内的臭泥坑23号桥疑似被埋,如今鸡鸣山支线存续了108年的两座老桥墩也在悄然无声中告别了历史的舞台。作为国人骄傲的京张铁路屡屡成为文物保护的伤心之地,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文物是传承历史的重要符号,是民族发展不可替代的传承与见证。然而,仅仅因为没有得到官方的文物认定,便得不到社会的保护,只能沦落到自生自灭的下场,着实令人心痛!即便这些文物游离于官方保护名册之外,也是珍贵的古建筑,怎么能说拆就拆?恐怕,这正是处于灰色地带的文物所要面对的生存难题。

破解文物保护失守危局,多管齐下是关键。第一,要完善法律体系。很多历史文物总是在当时得不到社会的重视、官方的认可,却在被拆除后成为令人扼腕叹息的对象。究其原因,还是法律体系不够健全。对于还未获得官方文物认可,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古迹该如何进行保护,法律法规急需给出说明。第二,要加大宣传力度。对于古建筑周边的居民,定期进行公益性讲座,明确文物保护的意义,增强大众文物保护意识,形成全民保护文物的热潮。必要时,可在文物周围设置限界,悬挂横幅,避免古建筑因周边居民的无心之举而惨遭“躺枪”。第三,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文物保护的队伍中来。比如,由政府部门牵头,邀请有实力、有担当的企业参与文物保护,还游离于官方名册之外的文物一片净土。同时,还可以予以文物附近居住居民适当的奖励与补助,形成文物保护联防体系。

京张高铁即将复兴逐梦的成就令国人自豪,但百年前给民族带来尊严的京张铁路遗迹却不能随着时代变化而被淡忘;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在走向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愈发强大,但传承着民族灵魂的历史文物也不能因为前行的步伐匆匆而成为一抔黄土。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