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群众多元化出行需求让“黄牛”荒!
“黄牛”,俗称“票贩子”,“恃气力或势力,采购物资及票务凭证后高价出售以图利”。如今,票都实名制了,没得倒了,“黄牛”也转行了,主要业务变成了拉客。
无论是过去的“票贩子”,还是现在的“拉客佬”,对损害公众利益、扰乱市场秩序、诱发治安隐患、败坏城市形象的“黄牛”,都必须要依法严厉打击,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有“黄牛”频繁出没的地方,往往就是市场行情火爆的地方;“黄牛”所关注的领域,通常也是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领域,这是事实。
长期以来,涉嫌违法犯罪的“黄牛”,一直都是执法部门的重点打击对象,尤其是近些年来,相关部门针对“黄牛”的常态化整治和专项打击行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可为何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打来打去,“黄牛”非但没有被打绝,反倒是成了“打不死的小强”,越打越多,越打越是无孔不入?
说到底,并不是执法部门在这方面的打击力度不大、密度不足,而是巨大的市场需求,客观上为“黄牛”提供了生存的空间。换言之,“黄牛”泛滥仅只是表面现象,其深层次原因,还是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和配套设施建设障滞后于城市发展,让“黄牛”有了可乘之机。
主管部门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需要对“黄牛”保持高压严打态势;相关利益攸关方为了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更不愿看到有“黄牛”来搅局;而普通老百姓的想法最为朴实,他们只希望在自己出行或办事的“最后一公里”上,能够尽量少一些公交车不到、出租车难召、车船票难买、酒店不好找之类的尴尬。
有鉴于此,城市在打击整治“黄牛”的同时,更还需补齐服务短板,消除管理盲点,强化要素保障,以更加丰富的手段,更为充足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服务需求,从源头上压缩“黄牛”的生存空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