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名片里,读懂铁路家国情怀
“外交名片”,朝发夕至,中国传统的生活习惯悄然被改变,曾经朴素中带着焦虑和牵挂的出行方式带着沧桑走进历史,高铁闪亮登场,改变了旧有,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发展动力源。
儿时最向往就是能坐一次火车,感受一下火车的神奇,这个梦终将在十八岁那一年兑现,1990年底弃笔从戎,应征入伍到塞外山城张家口,路途遥远,火车无疑成为首选,也是第一次走进狭长的车厢,更是读懂了火车站什么叫人山人海,拖儿带女,肩扛手提成为时代下特有的一道风景。
火车,一切对我来说都那么的神奇,从徐州到张家口一千多公里的里程,二十多个小时行程让我过足了火车瘾,慢火车让我有足够的时间把山川美景尽收眼帘,由此也想起了土耳其诗人写的关于火车的诗,这么晚了,你要开到那里去?美丽的火车,孤独的火车。
时过境迁,历经40年的改革开放,绿皮车也逐渐淡出民众的视野,被空调车,动车,以及今天的和谐号,复兴号取代,历经七次大提速。伴随火车改变的还有同步的购票流程,网络售票,刷脸取票,八纵八横”路网的完善让出行习惯在潜移默化中被改变,以分秒计算时间的高铁已经成为改革成果最好的见证。尤其电子客票将于明年在全国推广,中国铁路已是不可同日而语。
取消纸质车票,对于铁路人来说,也许有点悲怆,苦涩中夹杂着酸楚。风雨近70年的相伴,一旦悄然离去,种种情感上的纠结实在挥之不去,虽然电子客票取代纸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是人生没有几个70年可以重来。曾经的“火车票”,带走的不仅仅是缅怀和记忆,更是民众与家人和亲人联系的纽带,还有续写过的无数辉煌。青山依旧在,可惜没有几度夕阳红。
伴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的铁路,在千疮百孔中,靠着几代铁路人的吃苦和毅力,用肩挑手挖的原始方式,铺就了中国经济的动脉,并且不断延续,如今通车里程突破12万公里,那种风餐露宿,以苦为乐的宝贵财富,随着岁月的成长,早已镌刻在中国铁路的历史中。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诗人笔下的意境美,但是在自然面前却又是铁路建设者难以逾越的坎。昔日的“铁道工程兵”在铺就辉煌的同时,也有着自己隐隐的痛;思乡,念子,还有需要赡养的耄耋老人,只可惜,这一切只能通过延伸的钢轨来代为传递了。70年的风雨就这样被铁路人数着走来。中国的高铁“火车票”,在你走进博物馆,成为历史的那一刻,所有的往事都已凝结,实在无法用数字一一去陈述。曾经的炙手可热,还有一票难求,在留下记忆的同时,更是在作最后的告别。
其实,纸质车票虽已远去,但是“票”还在,只不过换成了更亲民,便民的电子客票,民众的心理是期待改革,希望通过改革,让今后的旅途变得更顺畅,还有社会的发展也需要铁路改革,随着铁路网的完善,还有高铁里程的增加,以后的铁路运输会更繁重。不改革实在无法摆脱束缚,只有融入真正的市场,才有施展的空间,改革就要见证成果,腾飞的钢铁巨龙正以日新月异的改变。
高铁闪亮登场,不仅仅是作为新生事物首次出现,只不过是铁路发展有机的衔接,科技的发展在高铁上也淋漓体现,微信支付,刷脸进站,刷证上车,这一切的一切都将公平市场向百姓开放。
衣食住行是对生活最为恰当的概括,高铁用无以伦比的优越满足了民众的需求,进入刷脸,刷证的时代,科技带给百姓满满的幸福感,从此尴尬不再来,公平、公正将属于每一位经历者,而所有这一切的改变,无形中也是铁路改革四十载给予社会最好的回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