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制定资源配置要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
新浪南阳看点 2018年8月23日讯,社旗县委书记余广东带队督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他强调学校建设是民生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教育均衡发展,是关系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问题,要达到义务教育中的均衡发展,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资源配置、政策制定中,要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各级地方政府作为控制社会运行的中枢与公共资源分配的主体,对全区域内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确保受教育群体和个体的权利平等。各级地方政府应办好每一所学校,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条件。
教育均衡是相对的,绝对的教育均衡是不现实的。教育均衡发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平均发展、均等发展,它更加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均衡发展的过程,是整体办学条件和水平提升的过程,这种过程是不均衡逐渐走向均衡,然后均衡再次被更高一级的发展需求打破,出现新的不均衡,并在更高层次上再次从不均衡走向均衡。
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的实事来抓。坚持多层次规划,多维度设计,大手笔建设,逐年加大教育投入,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做到群众高兴,社会满意。
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教师交流轮岗机制,优化教师资源配备,提升教育软实力。通过开展城镇教师到山区乡镇学校支教,教师校际交流学习等活动,并增强山区教师待遇、加强兼职教师培训等措施,逐步缓解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
银龄讲学计划是提升教育软实力的有益补充。通过聘请退休教师到乡村任教,一方面可以壮大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解决了部分地区教师匮乏的困境,促进城乡教育的公平;另一方面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延迟了教师“退休”年龄,让退休教师可以继续发挥“余热”,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我国的义务教育开始了由“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的阶段。义务教育重点任务是“从基本均衡向高位均衡升级”,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质量差距、实现优质均衡发展。我们要把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优质均衡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现实需求。(荔之)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