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资讯

端午民俗进车厢 邀您共品粽情粽意

2018-06-17 08:32:26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在层峦叠嶂的青山间,贵阳开往广州的K842次列车如同一支银白色的箭矢,贴着贵州大地,驰向远方。车厢内,乘务员张燕吟诵着苏轼《浣溪沙·端午》中“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诗句,捋出一根寓意平安的红绳,系在了5岁小旅客茵茵的手臂上。6月13日,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千里旅途·‘粽’情‘粽’意”端午民俗活动在这趟列车上举行。

几个孩子头挨着头,手里握着彩笔,画起“心目中的端午节”。在茵茵的画纸上,狭长的龙舟上载有三个人。“我想跟爸爸妈妈一起划龙舟1茵茵口中念念有词。在一旁抿嘴笑着陪茵茵玩耍的妈妈李碧云,顿时红了眼圈。

“在大城市,春节期间工作好找、挣钱容易,我跟茵茵爸两年都没回家了。”在外务工多年的李碧云对女儿心怀愧疚,她比任何人都渴望守着一家老小过日子。“乡里正在扶持我们搞民宿,不用再出去打工咯。大家有空来玩,别忘了找我1李碧云喜笑颜开地分享着贵州老家展开扶贫工作的利好消息,顺手打开手机里修葺一新的客房图片。茵茵把完成的画高高举过头顶:红红的“太阳公公”在朵朵白云中露出了笑脸。

餐车里,四位分别来自贵州、湖南、广西和广东的阿姨,因报名参加旅途包粽子比赛而相识。她们围坐在一起,讲述着各自家乡过端午的风俗。与此同时,她们灵动的手指上下翻飞:将几张绿叶折叠成漏斗形状、撮上米粒、按紧压实,再捆上绳、系上结。斜四角形、三角形、菱形、多边形、柱形等各种形状的粽子按照主人的巧妙构思被塑造出来,围观的旅客忍不住啧啧赞叹中华“粽”文化的魅力。

20分钟过去,比赛结束。67岁的李阿姨拎着17只刚包好的粽子,凭借造型美观、数量最多、重量最重的优势摘取了比赛冠军。“每年端午我都要给家人包粽子,可在火车上和这么多人一块儿包粽子,还真是头一回。”作为冠军,李阿姨率先从列车长李宁手里挑选了心仪的艾草荷包和彩色挂件。

在另一张餐桌前,彝族旅客王可秀正加紧赶工为孩子绣香囊,栩栩如生的图案引起对座两名女青年的浓厚兴趣,她俩分别是贵州黔东南地区苗秀、侗锦的非遗传承人。此刻,民间艺术正用它特有的魅力把三颗年轻的心紧紧连接在一起。她们互留联系方式,并郑重许诺“一定要时常交流,开阔艺术创新的思路和眼界”。

在一块记录了端午传统习俗的展板前,几名小旅客一边吃着手里香喷喷的粽子,一边津津有味地听乘务员吕强讲述关于端午的民间故事。他们额头上的“王”字是用蘸了雄黄的毛笔画上的。吕强问孩子们:“谁能告诉叔叔这是什么意思啊?”小旅客明明抢先回答:“这叫‘画额’,可以驱避毒虫,我刚从展板上学到的。”

列车沿着绵延的钢轨一路向前,窗外的景色发生了变化:翠绿的山峰变成广袤平原,木质吊脚楼不见了踪影,高楼鳞次栉比。列车把山里的贵州与山外的世界,一线勾连。旅客们笑闹着,粽子的香甜融在舌尖、凝在心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