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创新工作室成人才“蓄水池”

2020-12-21 08:02:34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本报 胡艳波 本报 斐 培 张振玖

5年完成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598项,其中17项在全路推广使用、174项在管内推广运用,申请国家专利10项……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积极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通过技术孵化、人才培养等方式,助力一线破解大批生产难题,为哈尔滨局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12年,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工会着手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首批命名12个局集团公司级劳模工作室。各单位积极给予资金、场地等支持,鼓励劳模们组建攻关团队,解决困扰一线职工工作的棘手问题。

截至目前,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共建成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48个,其中由省部级以上劳模领衔的有2个;工作室团队中,局集团公司级以上劳模186人,站段级劳模366人,占团队总人数的61%,有17人曾获得哈尔滨局集团公司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他们以有创新成果、有群众威信、有组织能力的优秀劳模作为工作室的带头人,广泛吸收有业务专长的业务骨干加入,保证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有效运转和创新能力。如今,哈尔滨局集团公司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已成为为一线破解难题的攻关站、提升素质的练兵场和技术创新的孵化器。

为切实破解一线难题,劳模创新工作室围绕“安全生产、提质增效”主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三棵树机务段邢云堂技能大师工作室针对“列控车载设备发生故障,动车组列车停车后司机不能准确判断列车停车位置”的问题,研制了具有动车组停车定位查询功能的动车组非正常行车指导软件;哈尔滨工务机械段李绍军劳模工作室针对近年来进口大机设备的实际,不但攻克了进口设备维修保养和故障处理的难关,而且对缺陷部位进行创新和改进,由他们自主研发的焊瘤推凸刀,在全路焊轨基地推广应用;海拉尔工务段刘胜勇劳模创新工作室针对滨洲线电气化改造后提速重载加重钢轨波磨问题,研制了“自走式多头钢轨打磨车”,不仅让工作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而且延长了钢轨使用寿命,累计节约成本200多万元。

几年来,各劳模创新工作室有计划、有内容、有效果地开展职工业务培训。26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举办各类理论培训班321次、举办各类实训班286次,共培训职工超3.9万人次。在劳模们的指点下,696名职工的职业技能等级得到晋升,其中107人晋升为高级技师、203人晋升为技师、386人晋升为高级工,23人荣获火车头奖章,218人被授予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称号。

劳模创新工作室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研发了一大批创新成果。今年,哈尔滨机务段全凤武工作室为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制作的联合调节器实作教具,受到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认可;哈尔滨动车段王涛、冷宏军工作室的动车组双塔干燥器工作状态监控装置、CRH380BG型动车组更换IGBT工装设备等5项创新成果,有3项申请了国家专利,2项在全路推广应用。魏璟琪工作室研制的300千瓦、600千瓦新能源轨道车等九大系列70多种产品,有2项获得国家专利、4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019年该工作室的科研产品为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创收6000余万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