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浓雾里的“黄衣舞者”

2020-03-03 12:22:00来源:用户投稿作者:谭育俊  覃振斌

2月27日清晨,浓雾锁住千里铁道,能见度只有50多米。益湛铁路犹如环绕崇山峻岭的一条巨龙,一路穿山谷、跨隧道,延伸至大海边。浓雾下,玉林工务段梧州线路车间龙田维修工队15名清一色身穿黄色工作服的线路工,正忙着在益湛线K684+600M处检修线路。他们就是浓雾下的“黄衣舞者”,疫情下保障线路畅通的坚守者。

当日6时30分,20米开外朦胧处,只见龙田维修工队工长李亦宏双膝跪在钢轨旁,俯下身子,两眼视线与轨锷保持水平,锐利的瞄视轨面,仔细观察着轨道高低方向、平顺状态。“小顾,帮我点一下撬。”李亦宏大声喊道。起道机操作手顾良鹏在他的指挥下使用起道棍在轨面上“指指点点”。“就是这一段了。”李亦宏兴奋地喊道。他拿起道尺,快速检查轨距和水平数据后用石笔把病害点详细标注出来,同时招呼工友:“复核无误,是高低问题,开始取垫板、捣固作业,快上家伙1

说话间,职工庞玉成手中的螺丝机哒哒作响、“喷云吐雾”,一排排螺栓迅速松动开来。顾良鹏熟练地拨开轨底石砟,前后腿呈半弓步,右手顺势发力迅速将50多斤的液压起道机甩入,固定牢靠后配合使用摇杆,将钢轨抬高。其他工友们及时撤出竹垫板,矫正基础胶垫,紧固联结零件。

“取板完毕后,两股钢轨都要起道1对讲机里传来李亦宏洪亮的声音,起道组人员立即站成一排,每隔5根枕木安置1台起道器,“一、二,一、二……”在嘹亮的号子声中,作业人员一同发力,6台起道机钢轨被缓缓顶起。发电机轰鸣着,6名捣固手两侧分列开来,他们双手紧握手柄,前腿屈膝,后脚紧蹬,身子一弯一起,软轴捣固棒以每秒160次的振动频率在石砟里发出“嗡嗡”的声音。“捣固节奏一定要保持一致,同起同落才能保证枕木底部石砟饱满。”头上豆大的汗珠沿着鼻梁和脸颊流淌,工作服因被汗水浸透紧贴在身上,但捣固的速度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捣镐在他们手中“言听计从”,一粒粒石砟在镐头巨大的震动下进入枕木底部,担起了承载列车运行的重任。

“打磨时既要拿稳抓牢也不能用力过度,避免‘切割’钢轨、预防砂轮片破裂脱离造成人身伤害……”刚起完道的李亦宏又赶来指导打磨。青工朱展宏迅速掌握了要领,手中的角磨机在轨面上时而前后长距离“奔跑”,时而左右小范围“漫步”,飞溅的火光划出优美的弧线。

“各地企业陆续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到了关键时期大家不能掉以轻心。曲线侧磨、接头空吊影响线路设备安全和旅客乘车舒适度。捣固、打磨是相对有效的整治方法。”班长刘家奇根紧随其后,每隔3根枕木,便弯腰用道尺在钢轨直股、曲股上各量一下,确认符合标准后再起身。飞舞的扬尘落在职工们满是汗水的脸上,大伙儿一个个变成了“黑脸包公”。

太阳渐渐升起,花草的叶子上有无数颗晶莹透亮的小珠,那是雾留给大地的礼物。“线路质量回检合格,‘天窗’即将结束,赶紧回填好镐窝,把机具材料清出限界,准备下道。”8时25分,李亦宏通知职工下道避车。随着浑厚的风笛声由远及近,他们身姿笔挺,目送列车安全通过。

龙田维修工队担负着该车间管内北端39公里线路、14组道岔的养护维修任务。疫情发生以来,该班组根据线路设备检查数据和轨检车检测资料,筛选病害关键点,逐一分析“对症下药”;集中力量加强道岔、曲线、无缝线路达标整治,对管内线路高低不良、轨距超限、惯性晃车处所等突出病害进行集中处理对并给缺砟地段补砟;为防疫物资运输和复工复产铺就“放心路”。(谭育俊  覃振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