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塞上行 坚守映初心 ——中铁一局电务公司宁东铁路工程施工纪实
地处宁夏边缘的宁东地区,一片茫茫戈壁。
一列装满煤制油的货运列车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呼啸而出。据统计,每年从该基地运入的煤炭原料及运出的煤化工产品高达5000万吨。该能源化工基地地处宁东地区,以煤化工、煤发电为主。与其连接的宁东铁路、国家电网将优质的煤化工衍生产品、电能源源不断送往全国各地。
为了守护这条铁路运输“要道”,中铁一局电务公司(以下简称电务公司)组建了宁夏宁东铁路工程项目部,承担起铁路信号系统改造工程施工及运维重任。在这茫茫戈壁里,一群人,一车间,一条线,他们与孤独为伴,从2008年至今,一守就是12年。
一条铁路,汽笛悠扬。这群人坚毅顽强,与风搏、与沙斗,用过硬的技术为铁路扩能奉献青春。
2008年,电务公司中标宁夏宁东铁路既有线路信号改造工程,施工内容包括改造施工及后续维保等。通俗点说也就是通过对原有设备进行硬软件升级进而提升铁路运输能力的系统改造工程。“刚到这里,就被这边的艰苦环境吓住了。一眼望过去看不到一点绿色,全是戈壁滩”。车间主任袁力被委派至这里,而这就是他对新项目工作环境的第一印象。
时值隆冬之际,冰天雪地,寒气逼人,最低气温甚至达到了零下30°。在宁东铁路的施工现场,虽然班组作业人员都裹着大棉衣,顶着厚厚的棉帽,但依然遮不住裸露在外的被冻得通红的脸颊。信号施工是一项“精细活”,戴上厚手套就没办法干活儿,他们不得不摘下手套进行作业。“不到两分钟,手指就已经冻得没了知觉,手上的肉皮因为极度的寒冷都粘在了信号机的铁皮上面。扯得人生疼1时任宁东线改造项目办公室主任的王辉全想起10年前施工的日子,感慨万千,难以忘怀。
“2010年10月,正值宁东沙暴天气频发的世时节,现场施工时眼睛都睁不开,而且最怕碰上光电缆接续这种精细活儿。”现任广州地铁1号线信号系统改造工程项目负责人、时任宁东项目技术员的刘东垚现在回想起那时候的施工场景依然历历在目。环境再恶劣,可施工进度却不等人,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同时还要保证现场施工质量,项目部人员只能头顶着漫天风沙,在铁路线的低洼处挖上一个坑,上面盖上彩条布,猫在坑里继续施工……
目标既定,工程人使命必达。两年的鏖战终于结出硕果,2010年,宁东铁路改造工程准点通车,项目部也被业主单位授予2010年宁夏宁东铁路大会战二等奖的荣誉。
一所车间,孤灯常亮。这群人不忘初心,熬长夜、度寒冬,用精细的态度为列车安全保驾护航。
夜慢慢深了起来,维修车间的灯却依然还亮着。袁力说:“因为是线路维保工作,所以每天的24小时值班是不能中断的,一旦出现了紧急情况,我们能以最快速度响应支援。仔细算算,从2010年接手线路维保以来,我们车间的灯亮了3652个夜了啊1。
2010年,随着宁东铁路线的建成运营,项目部继续承担起宁东铁路的运营维保任务,包括92.5公里线路上的185组道岔的维保以及配煤中心站、化一区、化二区、长城南站四个车站的信号、通信、电力设备维保工作,宁东铁路配煤中心维修车间也由此而建。
远看维修车间,就像是驻扎在铁路边上的“诊所”,驻守在里面的施工班组便是线路上的“保健医生”,不仅需要查找病患,还要依靠过硬技术开药治疗。近看维修车间,大门口的宣传栏上“高、严、细、实”四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车间主任袁力说,这是对车间维修工作的要求,也是在这里工作的每个人必须贯彻的工作理念。大门内侧,挂满奖牌奖杯的“荣誉墙”和斑驳掉漆的室内墙体无声地诉说着他们的辉煌战绩。“我们已经实现安全生产3450多天了1袁力一边看着满墙荣誉,一边笑着介绍他们的动人往事。
每年春夏季汛期,由于长时间的雨量堆积,导致线路区段电流泄流过大,电压下降,经常出现“红光带”(电脑系统上显示行车区间被占用)故障,严重影响铁路运输效能。为此,维修车间组织成立了故障科研攻关领导小组,通过反复的研究和试验,项目自行研究出一套针对长区段破底清筛、送受端电压调整及增加滑动电阻的方法,有效解决了下雨出现红光带问题,得到宁东铁路公司的高度认可。
据了解,车间平均每年处理故障多达220多个,故障响应时间保持在30分钟以内。但他们却创造了一个记录:十年来,车间没有出现过一起因代维设备故障而引发的铁路行车事故,检修质量达标率始终保持在100%。对此,宁夏宁东铁路公司对项目工作表示肯定并多次发函表扬,车间也获得了业主“2011年度优秀协作单位” 、“2013年度优秀协作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支队伍,有姓无名。这群人甘于奉献,我带你、你帮我,用乐观的态度为平凡岗位续写新生。
走进车间的检修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他们身穿工作服,头带遮阳帽,有的正在使用割炬切割铁板,有的正在对信号设备相关部件进行检修;有的正在清理设备油污,有的正用水平尺超平找正,准备安装设备……。烈日酷暑亦或是寒风刺骨,他们没有人抱怨,没有人懈怠,累了瘫坐沙土跺上歇歇脚,饿了搂起碗筷蹲坐在一起笑着吃着,乐观向上。
“我的任务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只要工作需要,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这是袁力常挂在嘴边的话。这位有着10年党龄的老党员,同样将自己10年时间都奉献给了这条塞上铁路。
“干什么事他都拿得下、也冲得上去1提起他,周边同事对他都称赞有加。主持宁东代维车间工作以来,袁力通过工作实践和经验积累,不断改进铁路维保工作流程,整理出了一套完备的铁路维保工作清单,同时他结合当前人才建设需要,改变以往“一带一”传统的人才培养思路,稳步构筑“师从多人,能者居之”的新型人才建设模式,多年来,成功培养出多名技术骨干,带出了一批技术精湛的铁路维保队伍,为电务公司在铁路设备维保工作经验累积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晌午时分,在铁道线上行走,热浪滚滚。信号工区负责人王锋带领着4名青年员工对设备进行检修。有时阳光太过刺眼,他们不得不把腰弯得很低、贴近转辙机,才能看清仪表上显示的数据。他们戏称这个动作为“磕头”。每次一低头,豆大的汗珠就顺着脸颊不停往下淌,落在轨枕上很快就蒸发了。
火热的太阳晒得两根铁轨像在冒热气,车间副主任黄开亮带着一队人以“匍匐”的速度半步半步向前挪。“大家注意安全,都仔细点儿,我们的检查标准是每根轨枕间的距离都要测量,超过2毫米误差的都必须标出。”黄开亮说罢,又俯下身子把脸贴在滚烫的钢轨上观察水平线,这个动作他每天要做近百次。90多公里的铁路线上,有 185组道岔需要他们一组一组的进行测量和调试,1毫米都不能差……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铁路精准施策科学务实做好防汛救灾工作07:35
- 铁路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防汛救灾确07:35
- 关口前移 有力举措先行一步07:35
- 紧盯关键 防洪检查一米不漏07:35
- 三湘四水 好日子如歌07:34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