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资讯

铁路工科男“上天入地”查隐患

2022-07-10 07:55:46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吴少妮 汪 寒

“上海最近处于梅雨季节,防洪隐患较大。我们本周主要对沪昆线27号戎桥崧泽大道人非立交进行管道探测。”7月4日一大早,上海工务段路桥科桥梁检测小组的负责人金豪和工友们进行工作预想。

入路8年的金豪是该段桥梁防洪防汛工作的骨干,和同事一起顺利完成了管内数次防洪防汛桥隧重点检测勘察任务。上海工务段管内有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等桥隧1412座,每年汛期,防洪抗汛难度不校过去,该段一直依靠桥梁检测小组成员和各工区巡查人员步行进行防洪检查,不仅耗费人力,而且对桥隧设备的检查也难以做到全面深度覆盖。

毕业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金豪是一个爱钻研、爱科技的工科男,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借助科技手段提高防洪作业效率。一次,他看到公园里有几个男生正在使用无人机航拍,经过简单的操纵,整个公园方圆几十里的景色一览无余。金豪灵机一动:如果能将无人机运用到防洪巡查中,那巡查质量和效率一定会大幅提高。金豪向业务科室提出了这一想法,并很快得到了段里的大力支持。

经过航拍无人机厂家的系统专业培训,金豪和检测小组的其他成员很快可以熟练地操纵无人机了。“在防洪防汛巡查中,无人机反应速度快、侦查范围广,可以替我们‘上天’,从高空把整个区域看得清清楚楚。”金豪说。该段管内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是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一根根粗大的斜拉索十分壮观,却也给防洪防汛工作带来了难度,因为人工无法精准观测到斜拉索状态。金豪运用无人机很好地破解了这个难题,每周都能对大桥斜拉索进行检查观测,通过悬停录像分析斜拉索及系杆的震动和通航情况。

在多年的防洪工作中,金豪不但学会了“开飞机”,还学会了“开赛车”。在桥涵检查中,由于连通管道一般比较细,人无法钻进去,只能依靠洞口观察和外部状况查勘的传统方式检查,无法进行“全身体检”,防洪隐患难以消除。如何才能不再弓着身子、拿着探照灯摸黑检查?金豪思来想去,和段业务科室提出“引入管道检测机器人系统”的建议。有了外形酷似赛车的机器人的帮助,金豪对桥涵排水系统内部了如指掌,腐蚀、穿孔等病害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在“飞机”和“赛车”的帮助下,金豪和工友们开展防洪作业如虎添翼,再也不会“谈雨色变”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