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驼峰场上的“绣花功夫”

2021-02-27 07:21:12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本报 刘 晓 本报 任灵杰 刘立坤

驼峰浩浩卧山野,号角声声伴星夜。

2月19日,贵阳南驼峰场顺利完成了上驼峰J21车辆减速器的升级换代。这场声势浩大的施工,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首次多工种联合进行的减速器大修施工。

这场施工中,贵阳电务段主要负责减速器预装、新旧风管路拆装及电缆配线整理施工等。在这些繁复的工作中,施工人员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毫米级”功夫盛宴。

为保证施工有序推进,贵阳电务段提前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发挥骨干力量,严格保障施工质量,精准推进施工进度。

贵阳电务段贵阳南信号车间施工人员王体飞就是党员突击队的一员。从春节前的施工调查开始,王体飞就一直参与其中。在18日的施工演练中,他带领队伍提前梳理重点、难点工作,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逐一提出解决办法。“这次施工是要让减速器实现升级换代,因此对专业数据的精度要求极高。咱们电务专业打头阵,一定要在钢铁线路中绣出‘专业之花’。”王体飞说。

19日18时许,贵阳南驼峰场上驼峰J21车辆减速器线路整修完毕,王体飞和工友们立即开始对减速器制动轨、控制阀箱、护轮轨、风管路等进行安装连接。“一、二,来啰……”雄浑的号子声中,职工们齐心协力搬动制动轨这个庞然大物,将它与基本轨稳稳卡扣好。

随后,钢铁“战潮上的“绣花功夫”上阵——施工人员在电气配线连接时,需要将一根根配线与各电气接点连接到位,宛若穿针引线。只见王体飞手拿剥线钳、弯着腰,不仅作业速度快、连接准确,而且还保证了工艺的美观大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作业进行到了测试阶段。“经过测量,开口尺寸为131毫米,数据标准符合检修要求。”王体飞仔细校对着减速器的开口尺寸和其他钳尺寸。这一次,他要将每一个部位的精度都控制到“毫米级”,确保误差范围控制在5毫米以内。

20时许,压道及溜放试验正式开始。机车通过后,残压符合标准。施工负责人进行全面复验、确认各项技术参数均达到技术要求后,上驼峰J21车辆减速器顺利完成升级换代,奋战了一天的王体飞和工友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目前,贵阳南驼峰场大修后续施工还在进行,王体飞和工友们一刻也不敢放松,利用施工总结会查缺补漏,在接下来的施工中继续展示“绣花功夫”,打造“毫米级”工程。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