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双段长”工作制建设点个赞
近两年来,铁路部门持续推动铁路外部环境安全治理工作,加强路地协作,用好长效机制,着力推进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目前,31个省区市已全部完成“双段长”工作制建设。(中原网2022.02.23)
由此联想到,2019年12月13日上午,由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铁路护路联防办公室、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办,临汾市委政法委协办的山西省高铁沿线“双段长”制暨法治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临汾举行。这标志着大西南高铁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开启了路地共治的新模式,笔者在此由衷地为这一举措点个赞。
所谓“双段长”就是说,铁路沿线县(市、区)、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和铁路运输企业基层单位,分别指定相关负责人作为段长,对辖区内铁路沿线安全环境管理工作实施长效管理的制度。这样的双重保障机制,给铁路沿线治理环境的维护奠定基础!
我国“四纵四横”高铁网基本成型,高铁营业里程已达2.9万公里以上。高铁出行越来越方便,深受旅客喜爱。面对越织越密的铁路网,铁路方面孤军奋战仅是维护本身的线路安全保护区,开足马力尚且差强人意,对于保护区以外的区域则更是鞭长莫及。铁路沿线周边环境安全的治理问题,一直是是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于是,致力于解决铁路沿线环境安全等问题的“双段长”工作制建设在全国高铁,以及普铁全面启动。
“双段长制”,打开了路地协管新思路。面对越来越密的铁路网,铁路部门对于沿线的监管存在诸多死角,难以全面管理。为此,推进铁路“双段长”工作制建设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实行全国“双段长”工作制建设“一盘棋”,此事非同小可。有了“双段长”工作制建设,等于为铁路加上“安全阀”。而落实好“双段长制”,通过部路地之间的合作协调,有利于推动铁路环境的安全性。加强路地协调联动,落实好“双段长”工作责任制,努力实现铁路外部环境问题早发现、早处置,确保列车运行安全,也为路地合作打开了新的协同管理思路。
“双段长”顾名思义就是两个段长,分别由铁路工务段负责人和地方街道负责人担任二级分段长,负责牵头督导整治工作;向下又设置铁路基层和地方基层“三级段长”。边界清晰,职责分明。铁路部门段长负责铁路红线以内地段,属地段长负责沿线红线以外地段。“双段长”各司其职,定期对铁路沿线环境问题进行逐一排查整治。“双段长”工作制建设,旨在各司其职做好爱护护路工作。深层探究,“铁路段长”主要负责铁路线路封闭区域内及在建铁路施工区域铁路安全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地方段长”主要负责铁路线路封闭区域外的铁路安全环境问题综合治理。这样既可以提高整个路段内铁路环境的安全性,路地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更是给铁路环境的创建奠定了基础,有效的保证了铁路环境的安全。虽是不同部门,但是携手并进,定期对铁路沿线环境问题进行逐一排查整治,在“共建、共享、共治”的思路下,实现路地互惠共赢。
在铁路管理责任区段划定并落实“双段长”工作制建设。主要是对彩钢板、防尘网及塑料大棚等硬、轻体飘浮物、对违法建筑物、残墙断壁、违规经营、违规广告牌匾、违规垃圾渣土堆放、违规废品堆放、违规施工及围挡、树木遮挡、白色污染等影响铁路运行安全及沿线环境管理问题联合开展环境管控。各段长每周至少巡查一次,“双段长”每月至少联合督导检查一次,并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处置、统计、公示,切实确保铁路沿线环境整洁、规范、有序。
“双段长”工作制建设是一种制度的创新,更是一种观念的创新。由此在铁路部门和地方部门之间搭起了一道合作的桥梁,一个共赢的平台,也打开了路地共保铁路安全畅通的新纪元。笔者由此期盼,有关路地各级组织在立足实际抓管理、保安全过程中,更应该通过做好职责衔接、工作协调,加强日常管理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协调联动,形成日常监管和执法长效管理相结合机制,确保铁路沿线环境干净整洁,为铁路正常运营提供安全保障。当然,更应该进一步形成“双段长”工作制建设长效机制,对于好的做法措施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这样才能营造环境整洁、安全有序的铁路沿线环境,巩固铁路沿线综合治理工作成效。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