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20年票价如一,彰显铁路初心不变的坚持

2020-01-24 15:09:06来源:用户投稿作者:康杰

在全国人民目光的聚焦下,崭新的站房、飞驰的高铁、智能化的服务已成为铁路春运的新景象。改革开放40年过去了,中国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许多普铁线路仍保持着20年前的定价,低廉的票价一直默默支撑着低收入人群的出行。当一切都在变化的时候,那些初心不变的抉择总是显得那么的弥足珍贵。

20年票价不改变,服务升级看得见。如果把时间放长到20年,会有什么东西不涨价?恐怕也只有中国的火车票价了。像北京西到南昌的37次列车,24年过去了,硬卧价格一直维持在260元上下,在每公里两毛钱的良心价格上,车厢里装上了空调,铺上了软席,备上了餐车,更重要的是列车运行速度越来越快。肉眼可见的变化不止于车上,车站里从窗口购票到候补订票,从人工检票到刷脸进站,从纸质车票到电子客票,“加量不加价”的服务质量大家有目共睹。富人花钱省时间,穷人省钱花时间,在性价比先行的今天,我们有什么理由不选择铁路出行呢?

发展不忘公益事业,坚持造福一方百姓。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充分的发展间的矛盾。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东西部发展还很不平衡,公共设施不仅要考虑效率,也要兼顾公平,因此廉价的普铁,尤其是带有公益性质的“小慢车”就更有存在的价值。很多人身居都市,坐高铁日行千里,但也不少人出行面临蜀道之难。凉山扶贫专列全程353公里,只要25.5元,“小慢车”始终保持着低票价,站站停的特色,串联起贫困地区的民生路,绝不让一名老乡掉队。铁路作为公共交通的龙头企业,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必须把握好手中的秤,不能一味追求利益,更要有社会责任的担当。

无言善政指明方向,负重央企照亮前方。建国以来,我们运营里程从2.2万公里增至现在的13.2万公里,这背后是“铁老大”5万亿“政策性亏损”的投入。作为承担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大型央企,它想赚钱很简单,一句提价就可完事,但为为此买单的却是普劳百姓。像铁路、电网、石油、银行等央企并不是单纯的企业,它们在运营和发展的同时,还需承担一部分社会职能,尤其在基建方面是带有一定公益色彩的。在交通贫瘠,通讯落后的地区,一条铁路、一根电线、一口水井守护着百姓生命的防线。赔本的买卖没人愿意做,但也必须有人去做,它的名字就叫央企。正是有了这些企业的负重前行,才有了大家越来越好的生活。

60后“扒”火车,70后“赶”火车,80后“挤”火车,90后“坐”火车,每个动作让我们火车回忆里的画面更加清晰。火车出行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无论是外来务工人员,还是求学学子,相信都享受过铁路部门提供的优惠政策。饮水思源,我们能做的就是遵章守纪,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人民铁路的工作。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一个忘记初心的政党必定是没有未来的政党。”铁路作为国家的开路先锋,在公益事业的路上,一直都是不留余力,20年前如此,20年后的今天亦是如此。初心如磐,那些年陪我们度过的火车票,不仅仅是一番回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初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