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映像,务工大潮背后的春运印记
·时间长河,浩荡奔前,在历史坐标中镌刻下这个时代有温度有意义的印记;滚滚车轮,穿过人海,在家的方向演绎着务工人群背后的春运情怀。
一手吸着褶皱的烟卷,一手依靠着破旧蛇皮袋子,无尽的焦虑和回家的期待都藏匿在烟雾里和面前排队买票的人群间;匆忙步伐的中年妇女,气喘吁吁,眼前的人海只能让她留下一声无奈的叹气;“让让……”零下天气,满头汗水的小伙子被挤着推上火车车厢,找到座位的喜悦早已忘记了一路的艰难和被挤的疼痛……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阜阳春运最经典画面。
对于拥有千万人口和劳务输出发源地的阜阳,春运是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是岁月留下属于那个年代的苦难辉煌,春运的背后更是折射出朴素勤劳的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付出,也展现出坚守岗位的奋斗者浓浓家国情怀和奉献追梦的担当精神。
“走出家门挣大钱,脱贫致富在当年。”那是属于那一代民工潮的记忆,那是属于阜阳铁路的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春风的到来,经济浪潮冲击着每一个角落,诱惑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大包小包,离别家乡,南下北上,而铁路便成为外出务工大潮的主要选择。对于风起云涌的民工潮,只是尽头小站的阜阳铁路猝不及防,这是那个时代的标志和一段沧桑而充满生活气息的阜阳映像。水楔不通的车站广场,比肩接踵的候车室,人山人海的售票厅,人多车少,那个年代的阜阳站淹没在成千上万民工大军的浪潮里,艰难的出行环境切切实实摆在农民工面前;彻夜排队,那个年代的一张张火车票在患得患失的脑海中浮现,在无数焦虑与急切盼望中存在;喊叫推搡,那个年代的火车车厢挤满了出行的人,过道上、行李架上、座位下,甚至厕所里都被占下,车门挤不进去,那就爬窗户进。岁月峥嵘、沧桑历尽,“春运难”一直游荡在一批又一批务工大潮里,但在那个年代春运里的那一代人,生活与梦想就是他们最真切最朴实的信念,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与挫折,那一代人的眼神里永远流露的是对生活的乐观与坚定。
不朽传奇终将书写在朴实勤劳的奋斗篇章中,精彩画卷始终铺展在自信坚定的生活态度里。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尽头小站到京九重要铁路枢纽,再到如今的阜阳开启“高铁时代”,铁路部门率当先行,携手百万民工奔小康,让出行更加便捷与幸福。新时代,外出“淘金”不再难,打道回“阜”变简单,务工人群的行李越来越少,步履越来越轻快,神色也越来越轻松,人山人海的拥挤场面不复再现,欢声笑语传荡在宽敞候车大厅,刷身份证进站乘车便捷高效,实行电子客票不再因丢票而烦恼……半个世纪的铁路变化,务工大潮背后的春运体验在变化。与今天发达的交通路网相比,过去那些年出去务工的一代人,他们一年甚至几年不曾回家,对远在千里的母亲和还尚年幼的孩子那深深的思念只能隔着手机去问候,每当春节,那泪水里不仅包含着深爱,还有愧疚。高铁时代的开启无疑为阜阳春运注入新活力新气象,它让爱没有距离,让亲情不再等待,让幸福油然而生。
这个时代在变化,春运也在变化,但穿过人海、团圆团聚的浓浓亲情,热爱生活、奔跑追梦的奋斗情怀以及坚守岗位、护您回家的奉献精神从未改变。2020年的春运已经开始,将有近30亿人踏上行程,愿寒冷的冬天,每一处都充满温暖,愿流动的中国,每一帧都是幸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国铁集团召开二〇二〇年铁路建设工作会议07:36
- 向全路离退休干部职工致以新春的问候和节07:36
- 值乘这天,四过家门而不入07:35
- 接续传承奋力书写最美人生07:35
- 智能高铁载着旅客体验冰雪激情07:35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