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抗洪名场面“重车压梁”
翻滚的洪水不断冲击着桥墩,一列重载火车缓缓驶上桥面,准确抵达预定位置后停稳,靠增加桥梁自重提高梁体稳定性,确保大桥不被洪水冲垮。(中国铁路 8月5日)
2018年有个短视频在网上点击破百万,两列火车压桥抗洪的短视频在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上迅速传播,被广大网民竞相转载,大家对铁路部门应急处置工作纷纷点赞。这便是铁路抗洪的名场面“重车压梁”。时隔两年,洪水再次威胁到铁路桥梁及列车的运行安全,铁路部门再一次启用“重车压梁”,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重车压梁”顾名思义,就是用重载货物列车上桥,增加桥梁自重,提高洪峰对桥墩冲刷时的梁体稳定性。“重车压梁”看似保住的仅仅是一座铁路桥,实着稳得更是一种信心和希望。抗洪救灾最重要的事,就是尽快将物资输送到受灾的老百姓手上,通畅的交通显得尤为重要。看似保住的仅仅是一座铁路桥,但在这个全面抗击自然灾害的重要时期,保住一条通畅的交通运输道路,也许就可以让救灾物资尽早到达灾区。多保住一座桥,就多保住一丝老百姓重建美好家园的希望。
在灾难面前,人显得渺小,但却因为有了敢于奉献的人,有了上下一心,我们才能度过每一次难关。“重车压梁”也是有风险的,面对滔滔洪水,火车司机临危受命,将个人安全置之度外,将人民生产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忘却个人工作的疲倦,义无反顾的担当起“护桥”重任。面对洪峰,他们挺身而出“压”桥抗洪,压出了铁路人的英雄本色,用行动践行了铁路人的担当和责任,他们是最美火车司机。
每年防洪防汛工作对铁路来说,都是一场大考。能不能答好这张防汛“试卷”,直接关系到行车和旅客安全,丝毫都不能大意。面对今年严重的洪水灾害,铁路打出“科技牌”,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用智慧防洪,用科学减灾,结合“人防、物防、技防”+“联防”的“四位一体”护路新模式,将防汛抗洪工作做到了更系统、更科学,为出行的旅客筑起了一道安全的“铜墙铁壁”,在洪水面前,更彰显了铁路部门的担当与责任。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重车压梁”是铁路抗洪名场面之一,而千万名铁路人的辛勤付出为广大旅客铺就了一条安全舒适的旅途,每当看到一列列满载货物、一趟趟满载乘客的列车安全、正点、顺利地通过铁路线路,对铁路人来说就是最大的满足和奖励,也正是这种满足和奖励激励着一代代铁路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工作在生产一线,保证着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长沙客运段 银迪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铁海联运助力长三角经济强劲复苏07:54
- 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约束保障权力运行07:53
- 国内首座设计时速350公里单洞双线高铁海07:53
- 南宁铁路局集团公司紧盯雨情 加强安全防07:53
- 加强中欧班列运输组织 更好服务“一带一07:53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