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资讯

中国复兴号系列动车组持续领跑世界

2020-12-22 08:04:11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本报 赵妮娜

编者按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2020年即将收官。舒展这一年中国铁路的发展画卷,新动能演绎的精彩篇章跃然纸上。复兴号加速跑出新风采、路网建设红利持续释放、脱贫攻坚交出亮眼成绩单……极不平凡之年,铁路部门服务国家战略更有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

今天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2020年铁路工作回眸》,让我们在触摸铁路改革发展的强劲脉动中积蓄前行力量,勇敢奔向2021,续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2020年立冬前,网络上热传一个与复兴号系列动车组相关、带着温暖气息的词——“蓝暖男”。

“蓝暖男”是复兴号家族新成员CR300BF型动车组的昵称。该型动车组近期在西安动车段一出现,便引来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据了解,时速250公里的CR300型复兴号动车组还将在杭深、连镇、贵广、南广、南昆、成贵、郑太、石济、海南东环等多条高铁上线运营。至此,从时速160公里至350公里,不同速度等级的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全部投用,中国铁路科技创新迈出重要步伐,以复兴号系列动车组为代表的中国高铁技术持续领跑世界。

创新不止步 产品系列化

“十三五”时期,在科技强国、交通强国的国家战略下,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复兴号品牌战略,牵头组织国内相关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创新团队,根据旅客和市场需求,采取正向设计的原则,在高铁关键装备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研发团队搭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速动车组技术创新平台,系统掌握了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核心关键技术,构建了我国高速铁路装备成套试验验证体系。

2016年7月,2列中国标准动车组在郑徐高铁进行了交会和重联综合试验,创造了时速420公里的世界纪录。

2017年6月,中国标准动车组被命名为复兴号,并在京沪高铁上线运营。2017年9月,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实现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树起世界高铁建设运营新标杆。

研发团队没有停步,在速度等级、智能化等方面继续发力。

2019年12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在京张高铁上线运营,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这是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在智能化方面的重要成果。2020年5月,复兴号动车组研发创新团队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

目前,复兴号已有CR400AF、CR400AF-A、CR400AF-B、CR400AF-C、CR400AF-G、CR400BF、CR400BF-A、CR400BF-B、CR400BF-C、CR400BF-G、CR300AF、CR300BF、CR200J共13款车型,覆盖不同速度等级、满足不同运用需求。

品质更卓越 领跑动力足

复兴号系列动车组是中国铁路科技创新取得的重大成果。经过多年科研攻关和实践运用,我国动车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那么复兴号系列动车组有哪些优势?

复兴号系列动车组速度等级覆盖时速160公里至350公里,牵引动力包括分散动力式和集中动力式,编组包括8至18辆多种编组型式,可适应零下40摄氏度高寒地区等各种运用环境。配套智能高铁建设,设计制造了京张高铁、京雄城际铁路智能型复兴号动车组。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中国标准是复兴号系列动车组的标志性技术特点。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关键系统软件均为我国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

复兴号系列动车组设计寿命提高到30年,采用全新低阻力流线型头型和车体平顺化设计,列车阻力降低、能耗下降。全车部署2500余个检测监测点,能够全方位实时监测,保障列车安全运行。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安全性、经济性、节能环保等性能大幅提升,表现出世界一流的卓越品质。

设施更完善 旅行更美好

现在,许多人在12306App上购买高铁车票时,会专门选择复兴号。

走进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列车车厢,旅客会发现车厢空间大、座位宽敞、采光好、视野开阔。车厢里有无线Wi-Fi,还设有轮椅存放区、婴儿护理桌、大件行李存放处等服务设施。更舒适和更方便,使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受到广大旅客的青睐。

产品系列化、中国标准引领、运行品质卓越、服务设施完善让复兴号系列动车组投入运用以来,越来越多的旅客出行首选复兴号。目前,全国铁路配备复兴号系列动车组1036组,已累计安全运行8.36亿公里,运送旅客8.27亿人次。

2021年,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将覆盖我国大陆所有省区市。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将为越来越多的旅客带来更加美好的旅行体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