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坚守和责任根植在小站
管理上体现一个“慎”字。在成绩面前,邰顺军不居功自傲,在缺点面前不文过饰非。他平易近人,尊重职工,真诚地接受他人的批评,保持不断进取的精神。实际工作中,邰顺军做到常常照“镜子”,而且在“镜子”面前承认自己的考虑不周,从而修正自己的失误,还将班组民主生活会当成给自己泼点“冷水”的大好时机,让职工给自己一种提醒,一种补充,还自己一个顾全大局,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他暗下决心:为了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过硬的技术功底,一定要勤学苦练,提高自己作为兵头将尾的驾驭能力,从而更好的服务生产第一线。这一点,他完全做到了,从而使工区线路设备质量一次好过一次。
方法上坚持一个“诚”字。邰顺军深知,自己是工长,首先要不断修炼自己的道德,对于经常喜欢作对的职工,最好是一方面行使好自己的权力,另一方面以德行感动他,使之真心服从。工作近二十年,邰顺军大部分时间从事线路大、中修和机械化维修工作。线路大、中修工作的安全风险大,稍有不慎,一个环节不到位,就有可能发生行车事故。特别是清筛,既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体力劳动,又要受施工封锁时间限制,作业时间紧,质量难掌握,清筛洁度好坏直接影响优质区段的验收,更容易造成砟石浪费。身为工长的邰顺军,总是牢牢抓住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两个关键,每天作业前都要搞好安全预想,作业中严格执行自控、互控、他控的作业标准,收工前认真搞好自我验收,从不马虎大意。一次清筛作业,有3名职工为了抢进度,在列车慢行时间内扩大了施工准备范围,多掏开了3根枕木间的道砟,他发现后,当即对提出了严厉批评,随后,在班组的民主生活会上,深刻地检查了自己监督不严、管理不到位,没有杜绝班组“两违”,并主动自罚。这件事在职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从此,擅自扩大施工准备工作范围的违章作业情况杜绝了。严格的管理使线路质量大大提高,邰顺军也多次被路局和段评为先进生产者。
他告诉我:成绩只代表过去,不能代表未来。他的奋斗目标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为沪昆线安全生产服好务。
吟唱安全曲
伟大来自于平凡,铁路修到哪里,哪里就有铁路职工。践行交通强国使命,铁路当好先行官,离不开沿线每一个岗位。
提起刘花元,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夸她的,笔者2007年采访时当班长已经六七年了,只要熟悉她的人,无不传颂她既平凡又动人的事迹。
自2001年以来,刘花元一直担任凯里桥隧工区班长,作为女性班长,这在凯里工务段是唯一的,肩上挑上重担的她,除了照顾好公公和儿子,倾心支持在20公里外,在另一个工区同样担任班长的丈夫,还要搞好自己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出色的完成了车间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这件事的本身就是难能可贵的了。
她虽是个妇女,但有男子汉的魄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时处处冲在前,敢打头阵。被誉为高空作业的支架油漆,她总是带头上。冬天,刺骨的寒风直往身上灌,但为便于桥上支架的检查,她得吊在招风惹雨的桥梁支架上不停上下。夏天,眼见路旁的林荫而不能进去纳凉,只能在燥热的桥上吊着涂装,吊着更换桥上病害设备。饿了,就胡乱啃几口自带的干粮充充饥;渴了,就捧一把路旁的泉水。去年夏日,骄阳似火,刘花元带领职工在凯里清水江二号大桥涂油,干着干着感觉头有些头晕,仍然咬着牙没有吱声,车间主任胡仕斌检查工作时及时发现了,临时挑起施工负责人的担子,劝她马上到铁路医院,安心治玻可是,刘花元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工地,她在两个女职工的搀扶下来到桥头看守房,怎么劝也不愿意再往前走。她说:“我这不是病,用冷水冲冲就好了”。说完,径直来到水龙头边,用自来水不停喷洒头部,随后,稍稍歇息了一会儿,满头湿漉漉地回到工作现常
每日出勤,刘花元都要挎上一个小包,内装笔记本,设备图表,卷尺等,见到隧道有滴漏水现象,就用事先准备好的本子进行记录。见到桥梁栏杆被盗了,为防职工和路人出现意外,便对病害处所做好标识。近年,段里采劝预防重于补救”的防止铁路器材被盗办法。身为苗族的刘花元苗语精熟,这回终于派上了用场,为争取沿线群众配合,她每到一处作业,反复用苗语宣传《铁路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等法规,赢得了更多人理解,使沿线路材路料被盗事件有所减少。
尽管刘花元是女班长,职责所在,她也和男同事一样,要参加工区防洪、防盗值班和留守,有时遇到坍方倒树的事,还得半夜上阵。2005年6月中旬,那天凌晨2点半左右,正在睡梦中的刘花元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得知距离工区一公里以远的铁道旁有一株倒树侵限,来不及通知工区其他职工,她腾地下了床,背上柴刀、斧头,打着手电冒着雨出巡了。来到现场,几次爬不上路旁陡坡,只好包抄几十米,穿过一大片阴森森的丛林,来到倒树根部,逐一将倒树砍成几段,然后拉离限界。处理完倒树,刘花元已经全身湿透。回到工区来不及换衣,就按制度先向段里汇报,此时,东方已露鱼肚白。由于她的突出表现,2006年阳春四月,在全局表彰的“三八红旗手”中,她榜上有名。
刘花元身在一线,安心本职,她对已取得的成绩,只看着是她追求的事业的起步,她将继续努力工作,永远追求。
希望在奔跑
2012年金秋10月,细雨蒙蒙,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急行军”,笔者来到了一个已经在共和国铁路示意图上消失了的小站——岩英,这是因为几年前,车站布局进行了调整,车站就取消了,现在只有凯里工务段岩英工区坐落在这里。来到工区,笔者看见宿舍里几位职工有说有笑,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舞弄电脑,有的在工区旁的一块地里给蔬菜浇水……
此时,工区的领头人、工长陈建塘主动迎了过来,兴奋地给笔者介绍工区的变化。“车站虽然取消了,交通不是很方便,但工区的环境可是一天比一天好。”为改善工区生活生产环境,让职工安心工作,近年来,段领导把留住人,留住心作为确保线路设备安全优质的一件大事来抓,过去还是雀过不落脚的岩英,这几年改变不校前些年,岩英工区,最让人头疼的除了条件艰苦外,还有就是管内一条S型的大弯道设备质量不稳,一直困扰着全工区职工。“职工流了汗还要流泪,就是因为不管怎么养护,大弯道就是不‘买账’,设备质量验收总是扣分。”陈建塘郁闷地说。“我们不能让别人瞧不起我们,更不能让自己瞧不起自己。”陈建塘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工区职工彻底改变工区管辖线路质量不好的状况。从此,陈建塘放弃了工休,放弃了陪伴家人的时间,与工区职工一起对线路进行“翻天覆地”式的整治。为了解决大弯道线路的维护保养难题,工区职工群策群力,成立了职工技术攻坚活动小组,把大弯道线路的维护这块“硬骨头”终于啃了下来。该段领导多次到现场调查,搜集了历年大弯道线路设备验收和轨检车数据,实事求是地对工区给予了肯定,并对长期坚守艰苦工区的职工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线路质量在一天天改变,但工区的生活环境也不能停留在过去扫帚倒了没人扶的状况。我们要让职工在工区安心工作,就必须给他们一个愿意留下的生活环境。”在段领导的支持下,职工们对工区环境进行整治,买来了乒乓球台,安装了篮球架,一个团结奋战、迎难而上的集体在岩英线路巡养工区焕发勃勃生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多点发力筑牢汛期铁路运输安全防线09:33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09:33
- 路地携手演练提高联动能力09:33
- 签订军令状压实防洪责任09:32
- 国铁集团授予1名民警追授1名民警“人民铁09:32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