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女工展风采 铿锵玫瑰谱赞歌
靖神运输处行车班组及货运班组,有女职工5名,平均年龄不到三十五岁。她们中的大多数是来自于铁路院校的毕业生,二十岁左右就参加了工作,至今工龄多数已超过十五年年。她们是一群充满理想、朝气蓬勃的青年,她们热爱自已的本职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勤学苦练,个个都是业务能手。
货运专用线上作业的“女汉子”
在车号员外勤作业方面,她们认真执行装车“三检制”。装车前,认真抄对每一辆车号,从头到尾仔细检查每一辆车的车门、车窗是否完好,有无破损,如有破损,则要求装车单位修补好,而后再检查一遍,再一次确认安全后,方才可以开装。如果发现还有问题,则要求装车单位重新处理。这样的工作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鹅毛大雪,从不省略任何一个步骤,有时遇到半夜下大雨或雪,她们穿戴好雨衣雨鞋等防护用品,拿上手电筒等工具,一如既往地仔细检查;负责加固的工人抱怨货运员太过认真,常常试图偷懒而被这些娘子军们发现,因为她们深知安全在铁路运输每一个环节的重要性;装车中,为防止超载、偏载现象发生,她们要在装车现场全程监装,现场装载机轰鸣声震耳,煤尘飞扬,她们从未因此而偷懒躲避;装车后,她们还要认真仔细地再检查两遍车辆,一遍是检查加固情况是否良好,两侧车门车窗是否完好,装车前修补的地方有无被撑开缝隙,有无漏煤现象,另一遍则需要爬上车顶,检查超载偏载情况及有无高温煤装车现象。因此,一列车从进站到装车完毕,需要检查好几个来回,步行大约7公里,遇装车繁忙的时候,一天要装十几列,一个班下来,姑娘们常常累得腰酸背痛,俊俏的脸上落满了煤沫,好像包青天,但是无论多么辛苦,从未听到她们抱怨过。
内勤货运作业的“绣花姑娘”
在货运室内作业方面,她们照样不含糊。从不怕脏不怕累的女汉子,摇身一变成为“心细如发”的“绣花姑娘”。为保证“货票、运单、货物”三统一,无论是填制货票,还是核对运单,对于每一个数字,她们都要反复核对好几遍,自己核对完了,还要请其他姐妹再核对,有时甚至成了职业病,不管什么票据,不来来回回地核对几遍就不放心。除货运票据外,在填记各种日常表报簿册台帐时,她们也都一丝不苟,每日准时上报十八点数据,从未有半点差错。
接发列车作业的“指挥官”
他们深知行车室是铁路行车的指挥中枢,责任重大,稍有疏忽,将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车站站场线路复杂,站内现有股道7条,接轨专用线3条,保供期间,车站每天满图开行20多趟列车在此通过或交会。他们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半天不喝水、在岗位上几分钟吃完盒饭对于她们来说更是家常便饭,每一个口令、每一个动作都严格对标执行,容不得半点马虎。在做好接发列车作业的同时,还要按照调车作业计划,提前通知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12个小时连轴转,一句话重复60遍,让列车运行精准到秒,熬夜通宵更是家常便饭。眼睛紧盯电脑屏幕,精神高度集中,手指眼看口呼,每趟列车都要和相关岗位人员联控10多 次,一个班下来光点击鼠标就多达200多次 。面对车辆集中到达时,他加强与调度员沟通协调,合理安排调车作业计划,确保快取快送、快解快编,最大限度压缩列车在站停留时间。
因为行车作业的特殊性,必须每分每秒都坚守在岗位上,大家轮流倒班,一天24小时“无缝衔接”。从接班到交班的12个多小时里, 他们始终坐在电脑屏幕前,紧盯列车闭塞、邻站发车、本站到达或通过、再到达邻站的情况,一个白班的联控用语多达100多次。凌晨4点,伴随着最后一趟列车从邻站缓缓出站时,他们便开始审核设备单位提前登记好的天窗、施工内容,协调设备单位,报告行车调度员,签收调度命令,布置揭挂各种行车警示牌......一系列天窗、施工作业,台前幕后,他和设备单位一起 迎着夜幕精检细修,默默守护。
这就是靖神运输处的女工班组,她们就是这样的一群普通人,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下雨还是刮风,她们都风雨无阻,坚守在安全运输的第一线,为了每一列火车都能够安全准时地发出,她们默默地奉献着,勤勤恳恳地工作着,像一朵朵铿锵玫瑰绽放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陕铁职院: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产业升级创09:42
- 广东省“千企兴千村”(粤东)消费帮扶助06:50
- 重庆轨道15号线二期17标廖家溪轨道专用10:17
- 沪蓉高铁首榀钢横梁成功吊装08:22
- 汉巴南铁路南充至巴中段56座隧道全部贯通09:17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