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穿越硝烟的班列

2022-03-15 22:32:37来源:用户投稿作者:车晓敏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局势依旧不明朗,随着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日益加码,俄罗斯的反制措施也在意料中对外公布,而我国在关注之余,一些业务重心在欧洲的外贸企业和物流行业都在关心进出欧洲的商路是否会因战事受阻?中欧班列还能否正常开行?

众所周知,中欧班列作为联通亚欧物流供应的重要通道,常态化稳定运营的班列基本分为“三个通道”“五个口岸”, 超过一半的中欧班列运力途径俄罗斯和波兰,再分发到欧洲。战端一开说,受影响是难免的。如今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正炽,连俄罗斯的猫和树都成了被制裁的对象,何况俄罗斯的铁路?以目前情况来看,整体上我国境内与欧洲方向的海陆运输通道所受影响并无外界担心的那么显著,一方面是战前已经进行了运行调整,比如通往乌克兰的通道早在开战前就停运,另一方面,一些中欧班列在开战后采取了改道、绕道等措施以保安全。经过乌克兰境内的班列已全面暂停。所以,风险是有,但仍处于正常的发货开行状态。

十年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和质量以及交易模式都得到了飞速发展。中欧班列搭建的“一带一路”平台被越来越多的中外企业所推崇,开始尝试通过中欧班列进行贸易往来。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国际海运运力的进一步紧张、运费持续上涨,中欧班列逆流而上,加大开行中欧班列的比重,发挥了中欧班列联运的独特优势,大力承接海运、空运转移货物,以时效快、全天候、分段运输等特点为稳定国际供应链、全球合理抗疫发挥了关键作用,其快速高效和成本优惠的优点得到班列接受国的青睐。如今,俄乌交战,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欧洲国家的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变得更加紧张,所以,即便硝烟弥漫,这趟班列也不会暂停。这不仅是利之所趋,亦是使命必然。

中国从来不以“救世主”的形象示人,和谐发展、文明交流、合作共赢是中国人的理想和信念。在当前世界大变局的格局下,中国愿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一起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求发展的共同目标。中欧班列一路向西,任重而道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