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打造物流供应链
李锡秉 张汝峰 李 硕
今年以来,济南铁路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坚持以思想创新引领科技创新和实践创新,聚焦全程物流,延伸服务触角,树立创新思维拓展智慧物流,优化产业布局构建枢纽网络,全力打造物流供应链,做实做强现代物流业务,朝着打造现代物流企业迈进。
延伸触角打造全程物流
5月的潍坊,万物勃发,山东海化集团厂区铁路专用线上,一列货车正在卸货。车厢侧门一打开,车厢里的“雪”倾泻而出,进入传送装置。
“这是原盐,生产食盐、纯碱、玻璃制品的原材料。这原盐可是经历挖掘开采、公铁联运,从青海盐湖腹地跨越2000多公里运到客户手里的。”忙着货物交付的山东海化集团运贸部经理乔光辉说。
原盐运输项目的开发,是济南铁路经营集团有限公司营销团队延伸物流供应链的典型案例。去年12月,该集团业务人员在走访潍坊地区企业时得知,由于浅层地下卤水开采减少,潍坊地区盐产量也随之减少,导致山东海化集团工业盐缺口达100万吨。他们立即成立项目攻关组,联合具有工业盐成熟采购经验的济南佳烨瀚鑫物流有限公司,成立合作联盟,不远千里,将生产原材料的采购线深入青海盐湖腹地。
“去了就头痛、胸闷,晚上睡不着觉,嘴唇干得裂口子。”高原的不适反应没有挡住乔光辉一行的脚步。他们走访多家产盐企业,实地检测工业盐质量,对附近车站装卸能力进行考察,最终同当地盐场达成购货合作意向,形成了原料购买、当地汽车短驳运输、铁路运输到厂、货品交付的全程物流运输方案。今年1月份,客户第一次签下10万吨原盐运输的协议,发运一个月后又签下30万吨原盐运输协议。
矿石和钢材是该集团物流运输的大户,他们深入拓展运销供应链,紧密契合厂家销售、出口、转运的新需求,融入产运销各环节,第一时间为客户提供公铁、海铁联运全程物流方案,成为厂家生产销售的助推器,实现了路企互惠共赢。
科技创新为智慧物流赋能
今年3月,济南铁路经营集团研发出铁路岔线防溜逸智能控制安全装置,有效保证了各铁路专用线作业安全,这是他们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打造智慧物流的典型案例之一。
铁路岔线防溜逸智能控制安全装置通过雷达监测及摄像头,对岔线车辆非正常情况下移动进行有效识别。当基地专用线出现车辆溜逸时,雷达监测立即识别并启动安全装置,钢轨下方一组铁鞋通过联动装置自动上轨对车辆进行制动,并在有人看守道口值班室及车站行车室进行声光报警,从而有效杜绝安全隐患。
今年以来,该集团党委以思想创新引领实践创新,完善激励机制,掀起了全员创新的热潮,逐步形成了以智能经营指标分析、车辆货物在途查询、客户库存动态管理、智能运费查询及缴费提醒、智能营销辅助决策为主要内容的智慧物流体系。近日,“智慧物流+”模块化智能管控系统等数据共享和交互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为集团经营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目前,智慧仓配一体化管理网络体系在物流基地进入试运行阶段,相关人员能随时查看货物在发端、途中、到端的信息。该系统实现了货物出库、出车记录、车辆定位、行程轨迹跟踪等作业自动化,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保证了作业安全和资金安全。
拓展基地构建物流枢纽网络
近年来,济南铁路经营集团将物流基地向产业集聚区、大宗物资主产区延伸,依托铁路、公路运输通道,建设形成了济南现代物流基地、莱芜鲁中基地、聊城海昌基地、茌平基地、枣庄邹坞基地等物流中心,向客户提供一体化现代物流供应链服务,在山东省内构建了一个辐射区域更广、集聚效应更强、服务功能更优、运行效率更高的物流枢纽网络。
他们根据每个物流基地的实际情况,优化管理模式,改良硬件设施,加强与综合货运枢纽的衔接,努力实现产业上下游各环节资源优化整合和高效组织协同,进一步促进物流资源集聚、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济南现代物流基地位于济南市西南部,过去只是单一的装卸基地。近期,他们开展装卸车课题研讨,充分利用立体空间与平面空间,实行模块管理,对各个环节进行效率测算,更换装卸吊具,完善无缝作业制度,形成了高效装卸管理体系,整体装卸效率提高了25%。
今年1至4月,该集团物流运输发送量达3376.42万吨,超计划进度5.27%,同比增长9.36%。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杭衢高铁跨金千铁路特大桥连续梁合龙09:58
- 陆东福在昆明铁路局集团公司检查调研08:37
- “散改集”运输促集装箱装车上量08:36
- “一盘棋”综合施策增运成效显著08:35
- 开展法治宣传 护航运输生产08:35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