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正定》给我们说明了什么?
一次,曾在春光电器设备厂任职的陆树棠曾说了“水至清则无鱼”,没想到在一边的习书记笑着接出下半句:“人至察则无徒。”(331页)这说明,习书记一直喜欢读书,是善于消化和理解的。
习近平在给《正定古今》作序时开篇就写道:“正定是我的第二故乡。”最后他又说:“回忆往事,热血沸腾;展望未来,豪情满怀。”是啊,《习近平在正定》一书读起来能够使人灵魂得到洗礼、精神得到鼓舞、思想得到升华、工作得到启迪,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修身的权威教材。我们要将其作为案头卷,时时对照学习,在细照笃行中修炼自我,学出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做求真务实的践行者,做忠诚干净担当的领导干部。
著名文化学者陈帅佛说:没有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党就失去了立足的根本。为人民服务,最重要的就是心里装着人民。不是嘴上有人民,纸上有人民,而是心中有人民。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明白,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只有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才能破除万难,抵挡诱惑,引领这个时代。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尽忠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广大人民群众都感到幸福了,伟大的中国政府,需要永远的“为人民服务”!
《习近平在正定》是一部描写习近平同志上世纪80年代在河北省正定县任县委副书记、书记三年的忠实记录。通过当年与习近平同志一起工作、交往的干部、群众、记者等的口述,展现了一位对党忠诚、善正为民、深入调研、求真务实、锐意进娶勇于担当的优秀年轻领导干部的形象,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坚定信仰、公仆情怀和担当精神,还原了习近平同志在正定三年从政起步的奋斗轨迹。
重读《习近平在正定》一书,我常常被一些细节所吸引。这些细节,折射出习近平同志一以贯之的从政风格和境界追求,给人深深的启迪。比如,他办公室墙上挂有一副对联,是清代郑板桥的书斋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意思不难理解,上联讲的是简洁,简洁就有力量;下联讲的是创新,创新就有气象。
虽然该书只有22篇采访实录,还有图片48幅,但文风质朴,内容翔实,是一部融思想性、文学性、纪实性为一体的精品力作。我认为这部书,是干部群众了解党的领袖成长奋斗历程的生动读本,是激励新时代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担当作为的鲜活教材,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的重要参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