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破冰前行凸显融合红利

2022-03-01 07:18:39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彭 琦 张周艳 王 华

初春的宜昌,生机盎然。从原荆门桥工段移植到宜昌综合维修段的广玉兰郁郁葱葱。2019年3月,为加快推进铁路综合维修一体化改革,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率先在宜昌成立综合维修段。3年来,该段攻坚克难、破冰前行,在融合发展上谋创新、求深化,安全生产持续稳定,改革红利日益凸显。

深化管理融合 打破专业壁垒

“工务、电务、供电同为铁路设备维修养护单位,从‘各自为战’到‘合力攻坚’,融合改革带来巨大能量。”3年的工作实践,该段宜昌东综合维修车间主任周梁福体会深刻。

该段逐层破解人员、专业、设备多元化难题,构建一体化管理体系。新建专业科室、组建综合车间、整合关联工区,共减少车间3个、班组15个;坚持“易行可行、有效管用”原则,梳理各专业有效规章,查漏补缺,修订综合维修一体化制度34个、综合应急办法及预案27项,实现专业管理和综合管理有序衔接;坚持强化专业管理导向,各专业联合下达月度生产计划,满足现场周期修要求,优化一体化养修作业流程,打通结合部管理“最后一公里”。该段推进各专业检测监测等技术手段融合,建立调度、专业技术部门联动机制,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深化作业融合 提升设备质量

2月21日,在宜万线巴东站,高坪综合维修车间工务、电务专业14名职工在17号道岔处开展捣固、改道等工电联合整治作业,合力围歼设备病害。“融合之后,道岔病害整治周期由最初的每周1次,延长至每一两个月1次,设备质量、作业效率显著提升。”车间副主任杜承华说。

该段把提升设备质量作为整合改革根本目标,用好联劳协作基本载体,完善生产一体化配套手段,在作业层面体现一体化成效;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各专业应急流程,开展综合应急演练,提升处置能力,综合应急处置响应更快,供电抢修时间压缩至15分钟左右;在防洪工作中统一调度各专业人员开展应急值守、地面巡查和添乘检查,巡视周期控制在1小时以内,有效提升检查效率。工务、电务专业加强对道岔、轨道电路及钢轨绝缘、轨旁设施等工电结合部的管理及联合整治,供电、电务专业在区间基站、直放站等供电电源整治、贯通地线排查整治等方面取得突破,综合设备整治效果更佳,消除了多年来困扰各专业的诸多结合部顽疾。

深化资源融合 挖掘最大效能

该段打破原有工电供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壁垒,挖掘各专业最大优势,找到3个专业的最大公倍数,充分发挥“1+1+1>3”的作用。

工、电、供基础设施养护维修的共性被最大化利用,人力资源共享,防护共用,防护员班次大幅压缩。该段推行“6+3+2”的值守模式,减少各专业值守人员,降低人力成本;推行全断面设备巡查,将各专业设备巡检重点纳入综合检查,以往至少需要20人的设备巡视工作现仅需11人,劳动效率提升明显;针对隧道照明设备问题,发挥供电专业优势,与工务协同作业,快速推进隧道整治停电验电工作,配合人员由5人减少至1人,实现了作业效率、作业安全双提升。

该段充分释放设施共享能效,生产设施公用,3个专业调度联合办公,CTC系统、防灾系统、防洪系统、视频监测系统资源共享,保障投入减少,管理效能提升;交通工具共享,3个专业作业综合利用轨道车、汽车,同等工作量前提下,出车次数同比大幅减少,节省了能耗。此外,该段还综合调配管内沪蓉线生产生活房屋,组建综合办公室、综合应急料库,将31个小食堂合并为12个综合食堂,资产利用率明显提高。

融合3年来,一体化融合区段在设备量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劳动效率大幅提高。设备质量稳中向好,线路设备质量优良率、轨道电路电码化优良率、变配电优良率始终保持在100%。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