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公益性“慢火车”体现铁路为民初心

2020-09-23 23:08:03来源:用户投稿作者:苏世远

金秋时节的鲁中山区,一列绿皮车以不超过40公里的时速,稳稳行驶于辛泰线上。它就是淄博至泰安7053/7054次公益性“慢火车”。开行46年来,它始终践行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用责任与担当唱响助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的幸福之歌。(人民网9月23日)

“慢火车”是指中国经济市场化背景下中国铁路大提速而没有提速的火车,一般带有扶贫性质,车型老(绿皮车)、停站多、速度慢而票价低,一般指扶贫列车。作为时代的印记,“慢火车”不仅见证了中国铁路发展变迁历程,更记录了山区沿线、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向好变化。

今天,八横八纵高铁网越织越密,高铁在中华大地上飞驰,中国铁路建设水平领先世界,覆盖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三大领域的智能铁路技术体系、数据体系和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尽管如此,铁路部门仍组织开行了81对公益性“慢火车”,服务覆盖21个省市区,惠及35个少数民族地区,日均运送7万余人。对于沿线百姓而言,在高铁网还未抵达家乡之前,“慢火车”依旧是他们外出求学、务工、出游等出行的学习“快车”、幸福“快车”、致富“快车”。

一直以来,铁路将“慢火车”作为国家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从铁路的实际出发,不仅切实的做到为有需要的旅客“让利”,也盘活落后地区的人口流动。特别是在助力低收入、社会资源单一、基础设施建设匮乏的人群方面,“慢火车”显示出了强劲的活力。太行山里面的6437次列车既是“校车”也是“求学车”、戈壁上的7509次列车是满载乡亲们致富的“贸易列车”、大草原上的4330次“赶集专列”为百姓致富……今天的“慢火车”不再是落后的表现,相反,“慢火车”在人民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承担着“最后一公里”的角色,为那些有需求的人们和地区带来致富的保障。

脱贫致富路上,农村面貌反映脱贫攻坚成效,折射发展致富势头,慢火车承载着贫困地区群众的小康之梦。“慢火车”给村民带来了商机,也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入,勾画了脱贫致富的新美景。(苏世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