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推动武汉复工达产迈上新台阶
今年及“十四五”时期,在实现“4+2”铁路项目开工目标的同时,武汉争取国家将京九高铁阜阳至黄冈段、呼南高铁襄阳至常德段、武汉至南昌高铁、武汉至贵阳高铁等项目纳入国家铁路“十四五”发展规划,尽早开工建设。争取至2025年,湖北省高铁营业里程在“十三五”末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3000公里左右。(7月6日光明网)
2019年,武铁全年旅客发送量1.9亿人次。受疫情影响,武铁今年的旅客发送量遭遇史无前例的重创。自4月8日武汉解除封城以来,武汉频频发出信号,助力武汉人民走出去,全国人民走进来。作为交通方式重要的一环,高铁充分发挥优势,推动武汉复工达产迈上新台阶。
武汉复工达产,高铁让人安心落意。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直达我国25个主要大城市,实现全国各大经济区域的快速通达。疫情期间,武汉封城导致中国交通面临严重挑战,很多人绕路前往目的地。武汉解除封城后,大家的通行好像一下子顺畅很多,可以选择的方式、路线、工具等多了不少。高铁严格的体温检测、车厢消毒、分散就座等,让很多地区更容易接纳通过高铁往来的旅客。
武汉复工达产,高铁担起“融合剂”。虽然武汉很久没有新增病例了,但是有些城市的人民对于往来武汉或者居住武汉的人民抱有一定的“担心”。高铁让武汉人民快速融入全国“大家庭”,武汉人民成为大家身边的同事、朋友、亲人。“谈武汉色变”逐渐成为过去式,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成为共识。
武汉复工达产,高铁成为“内燃机”。武汉有三大火车站,日均发送旅客数百万人次。不仅如此,高铁、城铁和地铁三铁融合,无缝对接,尤其是三者均是精准到分钟的发车、到达,大家很容易规划好自己的出行,以地铁、城铁为跳板在武汉穿梭,以高铁为跳板外入、内输,为武汉经济复苏、社会发展、人民幸福注入活力。重燃复兴之火的武汉有着无限可能,充满着无数的机遇,商人、企业家、人才等通过高铁前往武汉,注入资金、落地落户、带来技术,停滞的发展有了“强心剂”。
2020年已经过半,我国面临的压力依然不容小觑,疫情防控、防洪防汛、脱贫攻坚等众多难题亟需解决。饱受疫情摧残的武汉恰似经历一场重病的病人,在各方的帮助和自身顽强的意志下渡过危机。在“康复期”,高铁穿梭武汉,搭载武汉人民驶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