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扶贫路上,不仅要“快”的节奏,还要“慢”的情怀

2020-06-22 20:46:48来源:用户投稿作者:戴治国

随着高铁动车成为旅客出行的首选,对很多人来说绿皮火车已经成了记忆。平均时速只有四五十公里、每站必停的绿皮普快列车,与时速高达300多公里的高铁相比,自然是慢了许多,所以大家都把这种绿皮火车称为“小慢车”。(6月18日中国铁路)

有时候,慢下来也是一种情怀。

许多人记忆中都藏着一列“小慢车”。当高铁时代呼啸而来,城市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近之时,在贵州境内还有这么一趟公益性的“小慢车”,它的编号是5629/5630次,从1993年以来就一直在贵州大山深处一路穿行,服务于偏远地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它被当地百姓亲切的称作“农民车”。在快速出行的时代,高铁、快速火车在大多数人心中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的存在,而以“农民车”呼之,可见它与当地人们的“亲密关系”,它表达更多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载体,又或者是一种融为一体的情感交集。如今,这趟“小慢车”仍在改善着山区村民的出行环境,降低他们的出行成本。它用慢悠悠的时速,串起了老百姓的日子,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记忆,镌刻着脱贫的印记,诠释着一个企业的社会担当和责任。

不可否认,在追求速度和效益的今天,这种平均时速只有四五十公里、每站必停、票价低廉的绿皮普快列车,它的存在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它逐渐淡出中国铁路时刻表似乎也是理所当然。但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来说,这些“小慢车”却是梦想照进现实的载体,它作为高速发展中沿线居民的出行保障,释放更多的是沉甸甸的民生红利。“住在附近的村民们都从这一站上车,他们多是坐着这趟火车去县城卖菜”、“这个火车已经开了很多年了,火车票才两毛钱的时候,我们就坐这个火车了,那时候我才七八岁”、“坐这趟火车卖菜已经有20多年了”……时光流淌,悠悠“小慢车”循环往复的伴随着一代人走过青春,搭载着深山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叩响了脱贫致富的大门,让山区人们亦有了诗与远方。

诚然,在高铁网络贯穿全国的当下,“快”固然是所有人的追求和梦想,“快”也总是更容易成为闪光灯下的主角。但越是如此,拥有“慢”的视角和情怀就愈加显得可贵。目前,全国81对绿皮慢火车主要运行于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交通不便山区。单论经济效益,它们在做赔本买卖。由此我们能够窥见时代发展中铁路释放的惠民福利:在高铁还没有抵达的地方,在经济还没有富起来的地方,“小慢车”就是连通山区经济发展“最后一公里”的幸福列车,就是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利。这些咣当咣当的“小慢车”,即便跟不上“快”的节奏,但更能代表一个时代的文明高度,它们在激流前行中慢下来,等一等,回头看看小康路上有没有人被落下,它们以慢的温情,拨动着人们柔软的心弦,诠释了时代别样的情怀、别样的温度,托举起深山百姓的“小康梦”。

在处处比快的这个时代,还有一趟趟这样的“小慢车”在大山里来来去去,它们犹如舞动的针线,将偏远贫困地区编织进共同奋斗圆梦的画卷,传递着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时代温度,让人觉得特别温暖。(戴治国)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