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文物:民族的魂

2020-06-13 23:53:15来源:用户投稿作者:谢达

(:谢达)今天(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文物赋彩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工作,习近平主席在早2016年4月针对文物工作就做出了重要指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从习近平主席的话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灿烂辉煌历史的国度,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勤劳的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去粗取精,不断吸收与学习,诞生和孕育了不朽的文化瑰宝,历经战乱,迁徙等,文化瑰宝流传至今,它不仅仅是一件历史遗物,更是一条联系中华儿女,多民族心连心的纽带。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占地总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其中文物数不胜数,建筑融贯中西,被誉为万园之园。1856年,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直扑圆明园,攻占圆明园后,开始了两天的大洗劫,无数的珍宝被洗掠一空,建筑被焚烧至残垣断壁。其中代表文物就是位于圆明园海晏堂外喷泉旁的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它是中国古代工艺水平的巅峰之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强盛,近现代以来,无数爱国仁人志士出资抢救,将国宝尽可能的追回,它们不仅是文物,更是象征着中华儿女不忘历史,铭记历史,发奋图强的精神。

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是一条漫长的路,通过对文物的保护,文化的传承,更加让我们对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拥有着文化自信,从而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过程中,才有了民族的根,民族的魂。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