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苏 莉 王观生 吴 斌

图为石济客专衡景特大桥支架现浇梁施工现常 吴 斌 摄

日前,随着石济客专衡景特大桥跨滏阳河144米连续梁浇筑完毕,中铁十四局集团二公司石济客专项目部4标段所有连续梁浇注工作宣告结束。项目部经理王永辉难掩喜悦之情:“几天前,二分部红线内的征拆工作全部结束。今天所有连续梁浇筑完成,我们的活儿已完成了近90%。”

项目部承建的石济客专衡景特大桥全长29.566公里,共887孔箱梁,跨越4条河道、3条公路及邯黄铁路。自2013年12月开工以来,项目部通过全面落实法人管项目和8项业务集中管理要求,实现了工程安全质量可控、进度领先,先后获得业主绿牌奖励15次、优秀拌和站嘉奖2次,还组织召开标准化管理大型观摩会3次。

从进场开始,王永辉就和项目部班子成员严格卡控工序,细化作业方案,狠抓细节,确保将每一个方案落到实处。在重要的施工环节,王永辉会和其他班子成员到现场进行盯控,有时一盯就是一个通宵。

为加快施工进度,项目部不等不靠,成立以党工委书记冯端阳为组长的征迁工作领导小组,因地制宜,及时调整征拆思路,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将红线内所有征地全部拿下,为快速完成施工任务奠定了基础!

由于施工点多,混凝土需求量大,为避免出现拌和站和现场沟通不畅的问题,项目部预防为先,建立了拌和站管理微信群,实时掌握全线的混凝土供应情况,实现了对混凝土从拌和到使用全过程的精准定位,有效控制了超方和尾料浪费。

项目部千方百计优化施工方案,先后将制约工期的4联连续梁由悬臂浇筑法变更为支架现浇法施工,最终提前45天打通架梁通道。为突破移动模架施工周期长的瓶颈,项目部设计了钢筋绑扎和内膜拼装胎具,提高了工效,又调整了预应力张拉顺序,使其在初张后即可满足移动模架过孔的要求,加快了现浇梁的施工速度。移动模架施工周期由最初的25天一孔缩短至12天一孔,项目部于去年10月提前50天顺利完成了现浇梁的施工任务。

项目部注重技术创新,专门成立了以全国劳动模范徐渭泉的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项目部强化QC攻关,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采用模板漆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制作锚栓孔定位模具提高支座孔位精度,引用无黏结预应力钢棒提高连续梁竖向预应力施工质量。他们鼓励全员参与创新,集思广益,在施工工艺创新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取得了“桩基可循环吊筋”“桩基混凝土超灌预警装置”“移动模架内模拼装和钢筋绑扎模具”等研发成果,申报了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些成果为项目部节约成本约430万元,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劳动强度,实现了降本增效。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项目部在日常安全培训的基础上,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项目部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制作有针对性的安全宣传单,图文并茂地描述了施工安全红线和正确的操作步骤,让一线人员随处都能看到、想到安全,无形中起到了提醒、警示作用。项目部针对不同的作业岗位制作了“安全明白卡”,发放给一线员工随身佩戴,时刻提醒他们注意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环节。项目部还印发了一批方便携带、易于操作的质量问题通知单,一式三联。技术人员现场发现质量问题立即填写通知单,当场交到班组负责人手里,及时整改,提高过程控制效率。

“项目部在安全、质量上始终有序可控,进度在全线处于前列,成本、效益也都不错,公司战略目标基本实现,业主评价良好,营造了良好的施工氛围。能做到这些,我觉得挺知足、也挺自豪的。”王永辉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