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通讯员段宏杰李茂林

“近期,不少单位派人前来观摩,他们对我们的隧道光面爆破效果表示称赞,我感到很自豪!”11月初,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杭黄铁路站前1标项目部二分部工程部部长王强在风庵山隧道施工现场告诉笔者。

中铁隧道集团承建的杭黄铁路站前1标穿越浙江省淳安县和安徽省歙县境内,全长32.38公里,其中包括风庵山隧道在内的天目山隧道群共有6座隧道,总长31184米,占整个标段的96%,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 标段施工线路长、工程规模大、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环保要求高。

去年下半年,站前1标隧道开挖并不理想。超欠挖是钻爆法施工的关键,不但增加成本,而且造成拱部出现空洞,影响地质稳定,延缓了施工进度,所以项目部必须提高爆破工艺水平。

从金温铁路调来不久的王强决心把“隧道产品像工艺品一样打磨”理念传承下去。今年27岁的王强不是整天宅在办公室,而是主动深入现场解决问题。王强介绍,在实际开挖过程中,不少人认识不够,往往凭经验和感觉操作,以至于成型差,超欠挖现象突出,必须制定施工标准,严格落实奖惩考核制度,规范作业行为。这种想法得到了项目部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王强和同同事就放手干了起来。

控制超欠挖,首先是根据地质变化及时调整相应的爆破参数,Ⅲ级围岩时掌子面周边眼间距要控制在50厘米以内。测量组按照设计开挖轮廓线在岩面上按每50厘米一个红油漆点进行标识放样,周边眼起钻时严格按照测量组放样进行挂眼,钻进时控制外插角小于1度且平行于隧道中线钻进,避免形成剪刀眼而影响爆破效果。周边眼装药时采用不耦合装药结构,考虑好密度、精度、角度以及装药的速度。

为了使周边孔同时准确起爆,项目部员工采用导爆索连接,孔口用炮泥填塞密实。辅助眼采用楔形掏槽形式,并采用延时不同的毫秒雷管,达到分区分段微差爆破。他们同时做好施工过程指导,及时纠偏,严格考核兑现。技术人员经常现场示范,做好技术交底,使工人逐渐接受了操作规范。

项目部常务副经理耿伟认为:“好制度让人做好事和正确的事。我们通过以奖励为主的考核办法,激励员工严格标准化作业,达到了预期预爆破效果。”

根据项目考核办法,隧道掌子面被划分为10个不同部位,在周边眼施工中实行“定人、定岗、定位、定量”的原则,分超欠挖值、最大眼距、是否滑层等项进行考核,以达到准、直、平、齐的标准。11月6日,项目部《超欠挖考核通知单》中显示,根据超欠挖多少进行奖惩,9人共获奖励160元,其中1人一天最多奖励33元。项目部对开挖班每个循环进行考核,建立了发现问题、持续改进的有效管理机制。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天目山隧道群爆破后轮廓面光洁平整,半孔残眼率达95%,超过规范要求;爆堆比较集中,岩渣控制在30厘米以内,没出现二次解爆现象,便于装渣,爆破震动监测结果远小于规定要求,实现了“长进尺、弱扰动、小欠挖”的安全高效施工。

目前,天目山隧道群初期支护与原来相比节约了混凝土量,二衬混凝土线性控制在超挖5厘米内,仰拱混凝土控制在10%以内,大大减少了因超挖造成的混凝土超耗,减少了因欠挖造成的二次开挖费用。这些措施不但有利于成本控制,而且确保了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