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永彬木子
图为机械化公司员工在罗仙关2号隧道进行换拱施工。谢永彬摄
中国中铁五局集团机械化公司沪昆客专贵州段8标项目部在罗仙关2号隧道施工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攻克的罗仙关2号隧道浅埋偏压充填软塑性岩溶隧道施工技术研究课题在集团岩溶隧道整治中推广应用,效果较好。目前,罗仙关2号隧道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工期将提前两个月。
罗仙关2号隧道全长790米,最大埋深126米,隧道岩溶发育,岩溶情况特别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隧道施工由出口进洞,独头掘进。2012年2月,项目部员工在隧道施工中出口处一段发现一个大型全充填溶洞,溶洞主轴方向与隧道斜交,交角34度,溶洞深60米至80米,最低处底板位于隧底55.4米深处。整个溶洞顶部为溶塌角砾岩,厚5米至12米,其下为60米至74米的软塑状黏土层,局部为淤泥。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项目部主动出击,针对罗仙关2号隧道岩溶处理难度大、工序衔接时间要求高的特点,专门组建自建型工班进行管理。为不影响工期目标,项目部与建设、设计、监理单位积极协调,最终确定采取了增设迂回导坑、地表处理、洞内岩溶处理等施工方案,为岩溶整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做好前期策划和制订科学施工方案的前提下,项目部邀请有关隧道专家召开论证会。通过充分论证,他们采用最佳方案施工。隧道岩溶整治工作以来,项目部组织召开了3次专家方案论证会,制订了4项重大施工技术专项方案、5项安全专项方案、3项重大施工组织专项方案,并成功运用于隧道施工中,为隧道岩溶处理加上了多项安全质量施工保险。项目部积极组织开展“青年创新创效”“QC小组”“金点子征集”等活动,加大科技攻关与创新力度。项目部提出并完成了《沪昆客专贵州段罗仙关2号隧道岩溶整治》《沪昆客专贵州段罗仙关2号隧道岩溶整治二次衬砌结构调整》等研究课题。
项目部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活动,成效显著。2013年8月,隧道阿里瓦湿喷机在工作中出现了故障,不能准确添加速凝剂等材料,项目部决定拆下来自己检修。经过共同努力,项目部修复了主板,为企业节约成本1万多元。2014年7月,隧道出渣扒渣机一个换向器损坏,新购一个换向器,进口的需10多万元,项目部技术攻关小组决定自己购买材料进行加工,结果只花了6000元,机器就恢复了正常。据统计,隧道开工以来,项目部开展技术攻关,共节约资金300多万元。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项目部购买了地质雷达测试仪等量测设备,多频次进行量测,并正确填写测量数据,准确判定隧道稳定性和异常情况。
项目部在隧道技术攻关中培育出一批乐于研究新课题、勇于钻研新技术、善于解决新问题的技术人才,尤其在破解罗仙关2号隧道岩溶整治施工难题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优秀工程技术干部及青年突击队成员,不但实现了施工进展的安全快速,也为员工实现自身价值与个人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