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建设

乡村里的“幸福之家”

2014-05-07 08:46:28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本报特约 成海忠 本报 杨卧龙

汽车驶出石家庄市,经过10公里颠簸不平的乡间小路,便到达了位于藁城市南董镇南大章村的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五公司京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JS20标项目部。该项目部正在建设中的滹沱河特大桥已初露英姿,辽阔的田野上满是机械的轰鸣声。

中午时分,笔者一行来到项目部驻地,看到员工们精心种植的花草已铺满了地面,整齐有序地点缀着办公区、宿舍区。在项目部面积不大的“绿色蔬菜基地”,稚嫩的小苗刚刚钻出地面,正在欢畅地吸吮着从长长橡皮管中流淌出的 “甘露”。

项目书记罗全华热情接待了笔者一行。这位不再年轻的老铁道兵,用他那厚实粗糙的大手紧紧握着笔者的手。已当过十多年项目书记的他,已是一名资深的老政工了。

来到院中并排的3块玻璃橱窗前,罗全华指着里面贴得满满的奖状、证书,难掩脸上的得意: “这是项目部四好领导班子奖状,这是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项目铭牌,这是全线安全、质量、进度评比第一名奖状……”他介绍道,开工一年多来,在业主对全线20多个项目的各项评比中,他们几乎将所有的 “第一”都收入囊中,每一项荣誉都给这个美丽温馨的项目之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去年,该项目部被集团评为 “优秀职工之家”。

“对于长年在外施工的员工来说,项目部就是他们休养身心的港湾,就是他们的家。没有一个舒心安稳的家,怎么能心无旁骛地干好工作?”在项目经理张国宾看来,良好的 “家风”就是责任与关爱。

2012年10月,来自中铁十六局集团五公司不同项目的50多名员工聚集到了京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JS20标项目部,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如何建好这个大家庭,张国宾与罗全华这两位项目负责人着实动了一番脑筋。

民以食为天。他们从食堂入手,保证员工吃出健康、吃出好心情。和许多项目一样,员工们一日三餐的伙食费是12元。他们向食堂管理人员下达了 “军令状”,中晚两餐必须做到顿顿有肉菜,而在其他一些项目部,这些钱只能保证每天一顿荤菜。为此,他们在成本管理上下足了功夫,除层层监控外,还要将伙食开支定期公开、接受大家监督,让每一分钱都实实在在地花在员工身上。

三餐的质量有了保障,口味也一点不能含糊。项目部人员南北口味差异较大,为调剂好众口,他们规定,每餐必须保证有辣菜,也有不辣的菜,特别是荤菜,上顿是辣的,下顿就不能辣。作为一家之长的两位领导从不开小灶,员工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这一方面拉近了和大家的距离,另一方面更是对饭菜好坏最好的监督。上场以来,在食堂征求意见表上,员工们填的都是 “满意”两字。

“建好项目之家,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携手。”张国宾说, “只要涉及员工的大事小情,我们采取的都是集体决策,而我们这里的 ‘集体’与众不同,并不是指项目班子成员,而是全体员工。”去年开工不久,有一名员工违反规定,晚上10点钟未归队,在外面喝完酒后跑回了家,按照制度规定应劝离项目。然而在该项目部,这样的事儿都是由全体员工共同裁决。在会上,大家认为他岗位特殊,喝酒是事出有因,也是为了项目,不能一棒子打死,还是应 “治病救人”。后来项目部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和罚款。这样的民主决策让员工们心服口服,更培养了大家参与企业决策的责任感。

采访结束时,晚霞的光辉已洒满了项目部小院,劳累了一天的小伙子们又活跃在了篮球架下、乒乓球台前,欢声笑语填满了这个村庄深处的 “幸福之家”。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