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 边均安 本报 郭 瑞

人物档案

范三庆,1959年1月生,现任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杭长客专诸暨梁场经理。

工作30多年来,范三庆先后参加过张石高速公路、京沪高铁等多项工程建设,担任过测量员、工程师、项目经理等。在杭长客专建设中,范三庆负责的诸暨梁场标准化管理连续两年获得表彰,他本人也被业主授予“高铁建设之星”称号。

范三庆是1978年入伍的铁道兵,在测量岗位上干了20年, “零误差”成为他测量生涯中最鲜明的注解。在项目经理岗位上,他的工作风格也或多或少地受测量工作经历影响:扎实苦干,精益求精,容不得半点误差。

2009年,担任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京沪高铁十二工区副经理期间,范三庆带领参建员工创下了月完成73个桥墩、49个承台的纪录。2011年7月,范三庆开始担任中铁十七局集团杭长客专诸暨梁场经理。

2013年,诸暨梁场进入攻坚阶段。业主要求,5月1日至6月20日,参建员工必须完成151片900吨箱梁的预制任务,并保证梁体内实外美。

面对艰巨任务,范三庆毫不退缩,带领参建员工迎难而上。大干期间,工人可以两班倒,范三庆每天却只能睡不到5个小时。设备出现故障时,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在现场。为移梁机换钢丝绳,他常亲自上手。业主称赞他是敢打硬仗的 “拼命三郎”。

2013年6月21日5时,诸暨梁场的151片900吨箱梁全部预制完成,赢得业主表扬。

“没有亏损的项目,只有亏损的管理。”范三庆说。因此,他将精益化管理作为梁场项目管理的核心工作来抓。大干期间,他科学组织,精心管理,采取优化施工方案、强化现场管控、督促挖潜增效等举措,确保了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等。

一片箱梁预制完成后,施工人员要对制梁模板进行打磨和清洗,这是保证梁体外观质量的重要工序。经过调研,范三庆倡导采用一种叫“脱模剂”的新型清洗材料代替传统的机油,既保证了清洗速度和梁体外观质量,又降低了成本。

范三庆还倡导采用 “双配套”机制,这在梁场大干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双配套”机制要求布料机、龙门吊、地泵等制梁及配套设备 “双配置”,一台出现故障,另外一台可以马上调用;要求提前从厂家购置电磁阀、水泵、密封圈等易损件以及梁体预埋件等,存入库房,随时调用。这一举措,提高了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减少了工序衔接时间和各种不必要的窝工、误工现象,降低了成本。

在范三庆看来,推行精益化管理,企业不但要通过实干获取产值、取得效益,而且还要在细、实、严上下功夫,堵住效益流失漏洞。

针对梁体浇筑时罐车内可能残留混凝土而无法有效利用的情况,范三庆一方面对拌和站和罐车加强管理,科学合理配置混凝土方量;另一方面把这些在别人看来只能废弃的混凝土变为宝贝,当成浇筑遮板的混凝土原料。采取这一举措后,梁场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是员工对范三庆的评价。梁场的开支都有一本精细账,都敢拿到 “阳光”下晒。在范三庆带领下,梁场风清气正,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很强。

铁打的营盘永远的 “兵”。工作30多年来,范三庆始终保持着铁道兵的本色:早起锻炼,雷厉风行,言出必行……范三庆和工人们一起抬钢筋笼,一起立模板,很少有人认出这位几百人队伍的 “指挥者”。

笤编辑感言

对范三庆来说,工程建设领域就是“铁打的营盘”。在这一领域,他已奋战了30多年。不管是在测量岗位上还是在项目经理岗位上,范三庆都扎实苦干,精益求精,容不得半点误差,书写了一个个施工传奇。

铁道兵志在四方。30多年来,范三庆始终保持着铁道兵本色,展现着铁道兵风采。在工程建设领域,他宁愿自己是永远的“兵”,为胜利而执着前进。岗位、项目都在变,但范三庆那颗铁道兵的心却一直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