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年前夕,在位于吉林省松原市西部的松花江桥面上,走来一群人,打破了冬日的宁静,只见桥面上一座雄伟的大桥正待竣工,印有“中国铁建二十二局集团公司”字样的彩旗迎风飘扬。这里就是该公司参与施工的国家重点铁路项目——松陶铁路的施工现场,这座大桥正是该工程的重点——第二松花江特大桥。历经2年的艰苦施工,大桥已经完成95%的施工任务。为了保证大桥施工质量,面对高寒,松陶项目部决定于开春后完成剩余工程。该公司领导高度关注该桥的施工,组织在建18个项目的项目经理、总工、安全总监等到此召开现场观摩会。当大家站在施工栈桥上,仰望第二松花江特大桥时,不禁赞不绝口……当大家得知项目部被业主评为标准化工地、样板工程,获得诸多荣誉后,更是翘指称赞……斩除科技“荆棘”“他们是桥梁的‘巨人’,他们是当代的‘铁人’。”沿线29个村里的人们经常会这样念叨。“巨人”?“铁人”?带着疑问我们走进了他们……“我们这个地方地势非常差,车辆行驶也很不方便,因此,从来没有梦想着会有铁路从家门口经过,无法想象宽约1000多米的江面上能架起大桥。”当桥墩慢慢耸立,桥面呈现于眼前时,村民们相信了,对筑路人的敬佩油然而生。

水中桥梁施工在一公司发展史上可谓“首创”。面对地下水埋深较浅、震陷敏感的软弱土层、严寒期长、有效工期短等诸多难题,一公司人迎难而上,于2010年7月正式进驻松原地区,开始谱写高寒地区水上架桥的新篇章。公司董事长徐冬青、总经理杨金有与其他班子成员反复斟酌,最终将松陶铁路第二松花江特大桥定位为一公司的“高科技工程”、“形象工程”、“跨越工程”。面对人员、技术等问题,平均年龄仅25岁的一帮小伙子打响了这场极富挑战性的工程大战。

松花江中地质复杂,粉质砂、回淤砂层、地震带居多。办法总比困难多。2010年12月,项目部邀请业主沈阳铁路局、兰州交通大学、中国铁建第五设计院、局集团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共同研究、反复论证该地质深水基础施工方案。为了确保桥墩施工技术、安全、质量均达标,他们反复比选方案,最终决定采用正反循环钻机,将护筒打入河床以下20米。

2012年5月,57号、58号墩0号块连续梁施工即将进入张拉工序。这是大桥首次进行张拉作业,在场的作业人员与技术干部都没有水上连续梁张拉作业的经历。技术干部从零学起,研究图纸,去桥梁厂学习,借鉴成熟的施工方案。他们不敢有丝毫松懈,马不停蹄地进行着张拉前的技术准备工作。他们深知:如果张拉过程中出现问题,将会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对于时速160公里的单线车道水上铁路而言,列车运行过程中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预测的。在对设计提供的张拉预应力与伸长量反复核算后,他们进行了第一次张拉作业,结果伸长量缩小,与设计的理论数据之间存在误差。技术员们没有灰心,开始分析图纸,查找原因,研究数据,逐步排除失败原因。经过复核验算,证明试验数据没有问题。随后又对孔道摩组系数进行现场测试,结果与试验理论数据完全一致,也不存在问题。小伙子们急得抓耳挠腮,翻开大学课本,依然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情急之下,负责大桥施工的架子队队长王肃良请来了水上桥梁施工张拉作业方面的专家,通过3天的反复论证,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张拉后由于未捅钢绞线夹片,导致钢绞线回缩,伸长量与设计不符。此时,在场的小伙子们积聚数日的“疙瘩”终于解开,张拉作业进入正常施工阶段。首次张拉的成功,不仅是一公司科技发展史上的一次创新,而且填补了一公司水上连续梁施工张拉作业的空白。

面对诸多技术难题和现场施工实际情况,项目部管理人员精益求精,严把技术关。习惯了“过得去”的施工队经常会觉得无法理解,不可思议。在悬灌施工调模过程中,施工队对“误差必须控制在5毫米以下”的不解,换来了大桥合龙时的惊叹,在他们干过的数十项悬灌法施工工程中,一公司连续梁合龙误差是最小的。

“科技效益”与经济效益2011年公司工作会上,松陶项目部作为成本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作了典型发言,其中重点介绍了第二松花江特大桥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节约成本。会上,公司领导对该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那么,他们是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节约成本的呢?项目经理袁越尝到了重视科技攻关,大幅节约成本带来的甜头。

第二松花江特大桥主跨施工所处环境为多年的采砂迂回区,主河道水深,覆盖层深厚,上部结构跨度大,为多连续梁同时施工,合龙要求控制精度高,总体施工难度大,技术难度高,且处于东北严寒地区,目前国内可以借鉴的施工经验少。

施工中,项目部采用经过科技攻关创新后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既保证了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又加快了施工进度并节省了大量周转物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公司今后在此类区域内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大桥的5个水中墩采用栈桥平台施工技术,成功解决了深水区水上施工材料及混凝土运输问题。深水复杂地段打设钢护筒的沉设及定位施工技术保证了桩基钻孔安全,提高了成孔质量,与其他桥梁相比节约了护筒的成本。K-PAM泥浆在深水复杂地质桩基施工堵漏技术满足了桩基成孔的需要,保证了成孔安全,杜绝了钻孔事故。使用堵漏外加剂减小了泥浆渗漏,保护了水体环境,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深水复杂地质桩基成孔技术保证了桩基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降低了成本。深水复杂地质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保证了承台基础在深水区施工,极大地保证了人员设备的作业安全,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施工质量。临时支架设计施工保证了0号块施工的安全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节约了周转材料,创造了经济效益。挂篮施工设计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机械行走挂篮加快了施工进度。大跨度连续梁线性控制技术保证了全桥的线形平顺美观和全桥合龙精度,为第二松花江特大桥合龙提供了技术保证。

第二松花江特大桥

通过实行标准化管理,现场安全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受到历次来这里参观领导们好评。2012年8月22日,沈阳铁路局在第二松花江特大桥现场召开了标准化施工现场会,将松陶铁路项目部树为先进典型,与会领导给予一致好评,项目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科技果园桃李满天“作为一名老铁道兵,见证着中国铁路建设成果,同时也希望建设中融入更多的科技元素。”50多岁的项目党工委书记陈平元感慨颇深:“年轻技术干部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希望能在他们这一代身上看到更多的高科技成果。”他一直默默地支持着这些年轻技术干部的工作,不论是生活还是待遇,他都会牢挂在心。集团松陶铁路项目指挥长汪益斌在一公司召开的第二松花江大桥观摩会上对松陶项目部年轻技术干部积极开展技术攻关,项目部大胆使用和培养人才所取得的实效给予了赞许。

5个水中墩全貌

据统计,该项目部员工中近两年毕业的大学生占总数的90%。当我们在第二松花江特大桥上碰到2011年毕业于土木工程系的崔国强时,他正在与同事庄正飞清点钢筋,两个来自北方的小伙子脸上留下了被冻伤的痕迹,周围的施工人员不停地跟他俩调侃“两个精神病”。我们很是纳闷儿,后来才得知,他们为了清点近200吨钢筋,已经持续工作四五天了,施工人员从未见过这么认真仔细的清点过程。崔国强却坚定地说:“干工程就是要做到精益求精。”当我们看到技术员与工人亲如兄弟时,看到我们惊异的表情,技术员们很是开心:“在第二松花江特大桥上,我们与工人兄弟们共同成长。”原来,王肃良与施工队沟通后协商制定了一项特殊规定,在技术员对工人做好安全技术交底的前提下,当工人在现场违规作业时,技术员有权开具安全质量处罚通知单,无需向上级领导汇报。这一办法的实施,扫除了技术员管理施工人员的障碍,充分保证了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按照沈阳铁路局的要求,该项目也采取了架子队的管理模式。他们在规范管理的同时,注重通过架子队建设发掘人才,培养人才。项目部5支架子队的九大员均比较年轻,这九大员直接与施工队打交道,间接地提高了年轻技术干部的工作能力,督促他们探索施工管理方法,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种问题。

科学施工是一公司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命题。在波涛汹涌的松花江上,一公司谱写了一曲科技赞歌。在第二松花江特大桥施工中,一公司丰富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用科技创造了效益。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他们在科学发展的“星光大道”上将越走越远,越走越宽阔……